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泰安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薛麗娜,女,198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泰安岳洋農作物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麗娜2008年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后,在同學、鄉鄰、親友們不解的目光中與同班同學、也是后來的丈夫毅然返鄉創辦合作社。十幾年來,薛麗娜以誠為本用實際行動走出了一條“土里淘金”的為國種糧、助農增收路。
心中有夢,夫妻攜手把家還
“鄰里親戚都炸鍋了,很多人偷偷議論,說我們回村種地是不是因為上學時犯了錯誤。”談起大學畢業返鄉時面對的壓力,薛麗娜記憶猶新,“在當時鄉親們的觀念里,在外打工也比回家種地強。”面對親朋好友的不理解,薛麗娜沒有動搖,反而更堅定了她做出一番成績的信念。父親是鎮上的“老農技”,從小耳濡目染,她早早便對種糧的辛勞和重要有了理性認識。“父親是不反對的,好的壞的都提前講清楚了,他覺得早晚要有年輕人來種地。”薛麗娜回憶。夫妻二人白手起家,以每股200元、流轉費每畝600元吸收周邊村民成立合作社,但當時農民普遍不接受土地承包,土地難以成片。最終,通過鎮村兩級的協助和大量入戶工作,合作社取得最初的13.4畝土地,還獲得了一筆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的30萬元貸款。
干農業,先要從吃苦學起。薛麗娜一頭扎進了地里,選購良種、購置農機、聘請技術人員,夫妻二人邊干邊學,再加上老父親坐鎮,種糧很快見到成效:先后承接岱岳區“配方施肥試驗”“夏玉米高產攻關試驗”等項目,土地流轉面積擴大到160畝。如今,合作社員工已由成立時的6人擴充到18人,全流程自主經營土地1300余畝,其中最大的地塊集中連片600余畝,同時為全鎮四萬多畝耕地提供訂單種植、植保、收獲、病蟲害防治等社會化服務。
以誠待人,描繪利益“同心圓”
發展至今,岳洋農作物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面積不斷擴大,并且從未發生土地退還。薛麗娜總結其中“秘訣”,用了一個字——誠。
以誠待人,體現在薛麗娜對待員工和農民的態度上。拿吃飯這件“大事兒”來說,18名員工、40多名工人,每天的伙食眾口難調,“有人不吃香菜、有人不吃辣、還有人每天要喝粥”,在她的安排下,合作社中午備飯保證有20個以上的菜品。
以信立身,體現在合作社立足土地資源優勢、做好本分上。如今,當地的土地規模化流轉價格,普遍超過900元/畝,有些大戶不再堅持種糧。但薛麗娜明白,種糧的重要性不僅是多掙點兒錢,更關系到中國人的“飯碗”。因此,合作社從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只種糧食,誓要帶領周邊農民走一條高質高效的糧食產業發展之路。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為放大示范帶動效應,薛麗娜一方面積極對接種業等企業,接種訂單糧,確保小麥等售價能夠每斤高出市場價一兩毛錢。另一方面不惜成本購入先進的農業生產機械,增強合作社服務能力,為周邊農民提供“菜單式”服務。穩糧增收方面,2013年,夫妻二人成立了禾元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同馬莊鎮薛家莊村、北蘇村、吳新村等7個村整建制建立合作關系,以村為單位進行良種繁育,統一回收良種,產量和價格都有保障,單小麥一季就實現增收300元以上。為農服務方面,合作社先后投資400多萬元購進精量播種機、無人飛行植保機、玉米收獲機等機械設備,承擔山東省農業生產“十統一”示范任務,以低于市場40%左右的價格,為本地農民提供糧食生產性社會化服務,架起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橋梁。既幫農民種好了糧食,又解放了更多農戶放心外出打工。
圓夢鄉村,釋放種糧“正能量”
近年來,齊魯大地鄉村振興大潮涌動,一系列切實的舉措,讓薛麗娜看到了希望:現在勞動強度降下來了、農村環境也越來越好,隨著產業效益再提上去,年輕人回來的那一天還會遠嗎?中國糧,青年種,薛麗娜起了個好頭。隨著合作社效益穩步提升,薛麗娜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現在回頭看,農村或許是更好的舞臺。”迎風漫步在沃野平疇,這位新農人笑得燦爛。
泰安岳洋農作物專業合作社在薛麗娜帶領下,2009年榮獲岱岳區“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2011年被原農業部評為“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組織”,2012年被評為泰安市“第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示范社”,2014年被評為“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2019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榮譽的背后,無不浸透著薛麗娜以誠為本,種糧愛農、為農服務的使命初心。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