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濟南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徐愛芝,女,1970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商河縣殷巷鎮張六真村村民。
在商河縣殷巷鎮張六真村,有這樣一個特殊之家——婆婆馬金蘭已經88歲高齡,身患重疾,行動不便,丈夫王建民是二級殘疾,喪失勞動能力。每當親朋好友去她家做客時,婆婆馬金蘭嘴里說的最多的卻是“多虧了俺家兒媳婦”。老人嘴里的兒媳婦就是我們要說的主人公——徐愛芝。


家庭重擔扛在肩,和睦氛圍人人羨
25年前,24歲的徐愛芝帶著女孩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嫁過來后她就主動包攬了家里的所有家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種地收割等內內外外的活她都做。走進他們的家真的是一塵不染,家里的物品都收拾的井井有條。丈夫王建民,二級殘疾,腿腳不便,大小便失禁。為了不影響下地干活,她起早貪黑照顧丈夫,每天為丈夫洗頭、洗腳、洗澡、穿衣、接屎接尿……成了她的必修課。
婆婆年輕時家里條件不好,吃過不少苦,過去的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徐愛芝帶她四處求醫,在飲食上,也是盡量調劑著吃。婆婆對媳婦是打心眼里喜歡。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食物。徐愛芝在婆婆眼里是一個孝順的好媳婦;在丈夫眼里,她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好妻子;在鄰居人眼里,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鄰居。
照顧老人記心間,風雨無阻幾十年
一提起徐愛芝,在殷巷鎮張六真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街坊鄰居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贊!罢疹櫪先耸撬凶钪匾氖虑,前幾年,一個人照顧兩位老人,真孝順!”徐愛芝和睦的家庭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因為常年照顧婆婆,徐愛芝對她的飲食規律了如指掌,“婆婆愛吃蔬菜粗糧,現在啊,她想干啥就讓她干啥,想吃啥我就給她做啥,想要啥我就給她們買啥。她是我們家的寶!”這是她經常念叨的幾句話,就是為了把老人的生活習慣記在心間。
每當到了中午,徐愛芝就會提前把婆婆要吃的水果準備好。到了婆婆中午的水果時間,她就會一邊喂婆婆吃水果,一邊跟婆婆拉家常,像對自己的孩子一般細致。
在結婚二十多年的日子里,她始終堅持把贍養老人作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動力,竭盡全力用真情去幫助老人,用仁愛去伺候老人,用愛心去善待老人,她用博大的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換來了孝老愛親家風的代代傳承。
孝老愛親好家風,和諧家庭傳美德
孝順父母不僅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徐愛芝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子女,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一種精神。"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她家的福分所在。
徐愛芝尊老愛親,把孝順這兩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為全村婦女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她是孝老愛親的表率,更是傳播孝老愛親正能量的形象大使,是大家一致公認的“好媳婦”,在周圍人看來,徐愛芝一家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是愛的港灣”的真諦,傳承著他們的幸福,贏得了村民的交手稱贊。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