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臨沂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王金亮,男,1955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莒南縣地震臺魯14井觀測員。編號為“魯14號井”的地震觀測井,原為打探礦井,由于該井所處位置為地震斷裂帶,1980年被臨沂市地震綜合臺用于觀測水位。那一年,高中畢業的王金亮被村里選為觀測員。從那時起到現在,在荒涼曠野中守著一口地震觀測井觀測數據,王金亮一干就是42年。42年來,王金亮既是普通的農民,也是平凡的地震觀測員。他在漫長的歲月里,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只為心中那一份責任。
準確運轉的“老鐘”
每天7時40分,王金亮準時從家里出發,步行836步到井房;7時58分,打掃完衛生,爬上2米高的架子,仔細觀測水位日記儀上的數據;8時,撤下數據紙,換上一張新的,再觀察10分鐘;8時10分,準時落下記錄筆,然后對4組48個數據逐個細算;9時,打電話給臨沂市地震局上報數據。
42年來,王金亮像一座上好了發條的鐘,每天準確地運轉著,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時間長了,他被臨沂市地震局、莒南縣地震臺的工作人員戲稱為“老鐘”。
唯一的一次停擺
1990年的一個星期,這座“老鐘”暫時停了擺。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為了貼補家用,王金亮買了一臺粉碎機加工飼料。1990年5月4日下午,因為急著把活干完,他疲勞作業,左臂不慎被攪進了粉碎機,當場暈了過去。王金亮被送到醫院后,因粉碎性骨折,左臂被鋸掉了差不多一半。動完手術剛一個星期,他就出了院。一到村口,他就跑向了他的那口老井。第二天,這座“老鐘”又正常運轉起來。
從不耽誤報數據
從1981年起,王金亮每天都要走6公里山路,到鎮上的郵政局向市里上報數據。后來家里因此買了自行車。1992年冬天的一個早晨,連續多次大雪未停,為了及時上報數據,他推起自行車就要走。妻子拽著車把,想讓他等雪小些再去。王金亮急了,從未對妻子大聲說過話的他,第一次朝妻子吼了起來:“讓開,數據報不上去哪行,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王金亮一把推開妻子,騎著自行車上了路。
風急、雪大、路滑,回來路過村子西邊的大陡坡時,一只手握著車閘的王金亮發生了意外,連人帶車摔出了幾米遠,他的手上、臉上、腿上多處摔破。妻子見了,心疼得直掉眼淚,埋怨道:“好好的人騎車都得摔,別說你這個缺了一只手的……”
從1981年到1994年,王金亮一天一趟跑到鎮上報送數據,13年間行程超過5.6萬公里。直到1994年,井房安了電話,他才不用天天跑到鎮上了。
“那口老井就像俺的老伙計”
2006年8月,觀測點新上了4套數字化觀測儀器,與原有模擬儀器同時運轉,進行對比觀測。王金亮除了準時更換模擬儀器圖紙、計算數據外,每天都要進行各種儀器巡檢、維護和記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魯14號井”自投入觀測40多年來,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觀測資料。1989年至今,王金亮的觀測資料一直在山東全省地震系統數據觀測評比中保持前兩名;2次獲山東省地震局科技進步三等獎,4次獲山東省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王金亮被山東省人事廳、山東省地震局評為先進個人,并記三等功。2007年,他獲得臨沂市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1月,他在山東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中被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地震局評為先進個人,并記二等功。2010年8月,王金亮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份工作待遇怎么樣?王金亮說,剛開始守井時是每月18元,后來漲到200元,現在是2000元。他說自己很滿足。
王金亮的兒子曾經埋怨說:“別遭那罪了,差一分鐘都不行,有個頭疼腦熱、身子不得勁也得干,圖什么?”村里有一個跑運輸的老板看上王金亮的實誠勁兒,要出每月比現在高一倍的報酬請他干活兒,被王金亮婉言謝絕了。他樂呵呵地說:“錢是少了些,可俺圖的不是這些,大道理俺也不懂。俺只覺得,干了幾十年,成習慣了,改也改不掉了。那口老井就像俺的老伙計,一天不見,俺飯也吃不下!”
42年,從朝氣蓬勃的青年到頭發斑白的老人,王金亮把最寶貴的時光奉獻給了防震減災事業,把無私的信念鐫刻進觀測資料,把默默奉獻的精神撒播在基層防震減災的每一寸土地上。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