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威海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王銀潔,女,1988年9月生,中共黨員,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物資部職工。作為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善小·海葵”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今年是王銀潔在威海參與志愿服務的第十年,她積極投身文明創城、金秋助學、愛老助困、直播宣講等活動,發起公益直播14期,組織開發國網彩虹“善小·海葵”志愿服務云平臺,策劃實施“情系朝陽”“情暖夕陽”“情筑光明”“情牽扶貧”為主要內容的“善小·海葵”公益行動百余次,組織服務隊先后幫助150余個孩子實現微心愿、捐建“希望小屋”13個,助推“善小·海葵”志愿者服務隊獲評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個人先后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山東省最美志愿者,優秀青年工作者、威海市抗擊疫情優秀志愿者等榮譽。

“山東好人”-助人為樂-王銀潔-組織開展網絡直播公益宣講(右一)
在王銀潔的手機通訊錄里,有一組特殊的“家人”名單,有寒門學子,有獨居老人,平日里不時打個電話噓寒問暖,逢年過節則帶上禮物上門探望,這是她參與志愿服務十年來沉淀下的“親情”,也是內心深處無法割舍的掛念。
2010年,剛剛邁出象牙塔的王銀潔考入國網威海供電供電公司。第二年,帶著一腔青春熱血的她主動加入了威海供電“善小·海葵”志愿者服務隊,2014年至2021年她肩負起了“善小·海葵”志愿服務隊專責之職,組織并參與志愿服務活動762小時。從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志愿服務隊領頭人,從一次次參加志愿活動到策劃制定志愿服務計劃,“志愿服務”四個字一直伴隨著王銀潔的職業生涯,也深深烙印進了她的日常生活。
綿綿用力 播撒愛的陽光
家住威海市西曲阜康盛社區貧困生小予(化名),是王銀潔的定點幫扶對象。每次到小予家,王銀潔除了給她帶水果、食品以及學習用品,還會為她和奶奶拍幾張合影,這是王銀潔與小予之間的“小約定”。
在王銀潔看來,志愿服務不僅是物質上的幫扶、生活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走近服務對象的內心,和他們做“親人”、當“朋友”,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渴望,用點滴關懷和細微之舉,給受助者送去陽光、帶來溫暖。
2022年1月1日,趁著元旦放假,王銀潔又來到了臨港區貧困學生小軒家里。一進門,她一邊把熟食、牛奶、水果等小軒愛吃的食物放在餐桌上,一邊關切地問:“小軒,期末考試準備的怎么樣了?放寒假準備做什么?”
在熟絡地搭著話的同時,她又來到小軒的書桌旁,摸一摸窗臺,看看透不透風。聽完小軒說完學校里的事,王銀潔說道:“看到你這么努力,我和奶奶都很高興。我看窗戶旁邊有點冷,下次給你拉個厚一點的窗簾擋擋風吧,你寫作業不凍手。”小軒靦腆的說:“現在就挺好的,新書桌我都有點舍不得用呢。”
小軒家是王銀潔帶頭建設的臨港區第一間“希望小屋”。在認領“希望小屋”項目之初,她主動走訪貧困學生家庭,經過入戶調查和信息采集,根據小予家的實際情況,為她配置了學習桌椅和書架等全套設施,并為小予購置了許多書籍,時時關注著她的學習和生活。
三年來,王銀潔帶領志愿服務隊員一共認領了13個貧困孩子家庭,并持續做好結對幫扶和跟蹤關愛,利用中秋、元宵等傳統節日為貧困孩子送去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與貧困孩子家庭結下了深厚的情意。
“我想通過‘希望小屋’讓孩子們擁有與同齡人相同的自信,以培養自己孩子的視角幫助他們打開了解世界的大門、樹立改變人生的信念。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我才發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傳承下去,不要斷了這條‘線’,真正做到‘換人不換項目、幫扶一幫到底’!”王銀潔發自肺腑地說道。
截至目前,王銀潔組織服務隊先后幫助150余個孩子實現微心愿,與300余個貧困孩子家庭結成“親戚”,實行“一對一”“多對一”長期精準幫扶,用愛和執著照亮貧困兒童的健康成長路。
沖鋒在前 扛起責任大旗
王銀潔認為,對于弱勢群體的志愿服務重在細水長流,然而在特殊時期、關鍵時刻,志愿者隊伍更要勇于沖鋒、敢于擔當。
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后,王銀潔迅速組織實施了“情援‘疫’線”志愿服務項目,不僅自己積極參與愛心募捐,而且組織公司志愿者一起為供電應急保障一線人員和長期隔離的電網值守人員開展愛心配送,一個月里為73戶戰“疫”人員家屬送去了蔬果和湯圓等物資,還制作了志愿者聯系卡,方便隨時幫助做好心理疏導和溝通服務。
疫情期間,王銀潔積極創新志愿服務模式,通過網絡將以往“面對面”的志愿服務變成“屏對屏”服務,組織志愿者開展“居家用電自助辦理”“復工復產用電政策”“電力設施保護與居民生活”“與愛同行 精準扶貧”等公益直播14期,收獲了廣泛的贊譽和好評。
作為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威海,各類志愿者團體成為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威海供電“善小·海葵”志愿服務隊。王銀潔作為服務隊專責的6年,正是威海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賡續文明稱號的關鍵6年,她以身作則,帶領隊員們積極走上街頭站點,撿拾垃圾保護整潔環境、引導行人維護交通秩序,充分彰顯了供電人對這座城市的責任與厚愛。
創新模式 打造志愿品牌
擔任志愿服務隊專責后,王銀潔著眼提升公司“善小·海葵”志愿服務品牌影響力,積極推動構建“黨委主導、支部主體、黨員青年為主力”的志愿服務工作模式,創新提出了“年度有計劃、季度有主題、月度有活動”的志愿服務工作思路,堅持每年制定志愿服務24節氣表,每月調度部署志愿服務工作,并將活動與支部績效考核、黨員量化積分掛鉤,推動形成志愿服務常態化運行的工作機制。
她堅持從社會關注、群眾期盼處入手,立足行業本身和威海地域特色,策劃實施“情系朝陽”“情暖夕陽”“情筑光明”“情牽扶貧”為主要內容的“善小·海葵”公益行動100余次,進一步擴大了“善小·海葵”志愿服務品牌的影響力。
為全面提升志愿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2021年,王銀潔積極推動開發國網彩虹“善小·海葵”志愿服務云平臺,實現了志愿服務活動從“發起—招募—實施—總結”的線上全流程閉環管控,依靠大數據對志愿服務相關數據進行精準查詢、統計與排序,實現了對志愿服務的提檔升級管理。
今年是王銀潔在威海參與志愿服務的第十年,她在積極投身文明創城、金秋助學、愛老助困、直播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同時,矢志不渝地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規范化、品牌化,助推“善小·海葵”志愿者服務隊獲評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等榮譽稱號,也讓“善小·海葵”成為文明威海、幸福威海的一張靚麗名片。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