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濟南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馬紅梅,女,漢族,1977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馬紅梅深耕小學教育一線近20年,歷經語文學科教師、班主任、級部主任、幼兒園園長、小學校長等多個崗位。2019的新學年,她放下了工作18年的省直編制,來到濟南高新區工作,擔任漢峪小學和勸學里小學校長,將兩所學校帶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2021年,經過競聘,她連任漢峪小學校長。
一、她是一名從理念到行動的“新思維”校長
“真正的優質,不應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業成績,而是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幸福、社會認可等多個維度齊頭并進。”帶著這樣的教育理念,該同志和她的團隊在教育教學、教育服務和家校合作等方面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著力為老百姓打造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2019年9月,馬紅梅接手漢峪小學和勸學里小學這兩所新的學校。面對相距20公里的兩所完全不同類型的學校,她和團隊在穩定秩序保證開學的基礎上,積極進行辦學研判和目標規劃,最終確定“立己達人,雅行天下”的辦學宗旨,帶領教職工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具有國際視野、五育兼修的創新型和復合型優秀學子。
經過兩個學年努力,兩所學校發展快速呈現出發展的良好勢頭,在多個領域取得辦學成果零的突破。2021年,兩所學校同時入選濟南市首批家長學校培育校,勸學里小學榮獲國家青少年籃球教育特色學校,漢峪小學多項辦學成果獲得省市級榮譽。尤其讓人欣喜的是,能夠清晰地看到學生的進步、教師的成長、家長的滿意和來自社會的認可。
科學且完善的課程構建是創建優質學校的重要內容之一。課程建設是學校發展的基礎線,學校將‘1+x+y ’課程構建模式貫穿學生成長的每一環節。2015年始,她在雅居園小學主創的自主選課模式為濟南市多所學校提供了借鑒。從雅居園小學的“博雅+課程”到漢峪小學和勸學里小學的“峪優課程”、“全課程”,從寒假到暑假,學校將課程建設內涵融入假期課程設計,讓課程建設真正服務于學生發展,用高品質課程浸潤學生心靈,滋養生命成長。
優質的學校,最美的定格是學生的成長。她帶領德育團隊著力打造德育品牌,前后三所學校均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創爭優的一體評價。無論是“博雅卡”還是現在的“峪優卡”“勸優卡”,都是她在構建學生自主和自治方面所踐行的探索。班級文化建設則緊緊圍繞學校辦學目標和文化理念,不僅為完成教育教學管理的任務創造良好的條件,還通過積極創設自由向上的文化氛圍,不斷喚醒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她把創新當做思維習慣的工作模式正在影響到整個團隊,無創新不發展的辦學理念為學校帶來源源不竭的力量。
二、她讓教育服務走向民生需求,是一名有情懷的校長
學校是育人之所,也是社會運轉的重要一環。面對社會反映較多的就餐難、放學早等問題,她倡導為學生及家長提供“有溫度”的教育服務。在任雅居園小學校長期間,因延時服務開展成果出色,為全市提供學習樣板;她積極爭取條件實現食堂供餐和配餐,為學生提供安全、營養、便利的配餐服務;面對學生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問題,主動開展課后延時服務,開設興趣社團……這種主動將“問題”攬入懷中的責任和擔當,不僅讓教育因“服務”有了溫度,更讓學生和家長有了更多的教育獲得感。
在家長和學生圈里,為大家指點迷津、解疑答惑的她特別受歡迎。她認為家訪就是通過與學生、家長交流,更真實、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將學校、家庭、學生三方的育人目標進行整合統一,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整體協調性成長。懷著這樣的初衷,她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家校協同育人的研究和實踐。她和學校老師堅持全員家訪、全科家訪、全時家訪,走進學生家中,傾聽家長和孩子的心聲,真正實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暢談。尤其是針對特殊學生,她都會分析原因、尋找對策、采取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行一對一指導。她常說:“做教師,一定要有家長思維,只有經常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來思考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把教育辦到家長心中,辦成服務于社會發展的民生大事!”
三、她守黨性,講奉獻,是一名奮斗型校長
作為中共黨員,該同志身上的無私奉獻和忘我付出表現得尤為突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遠在新加坡接受培訓的她沒有缺席這項史無前例的“戰斗”。多少個殫精竭慮的日子里,她借助網絡終端進行工作協調和安排。在看到網絡課堂的優勢后,她立即指導學校骨干教師快速成立專項課程開發小組,將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入“云端教學”。
她所任職學校先后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網球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氣象科普示范基地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獲評山東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濟南市文明校園、濟南高新區學習型單位等25項省市區級榮譽稱號。
在同時擔任兩個學校校長期間,她還同時完成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課程,堅持了學業繁重的齊魯名校長研訓課程。在實現自我成長和學校發展的兩條并軌路徑上,她做到了帶領同伴一起前行,引領家長共同提升。她用積極學習的姿態突破了自己職業發展的瓶頸期,以巾幗氣概頂起了新一代學生成長的半邊天。
相信她的未來,一定是和教育的未來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她將會和教育戰線上的所有同仁一起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
責任編輯:吳杭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