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手機查看
讓青春在邊疆綻放
——新礦集團伊犁一礦副總工程師周忠廣
八月的天山腳下,在這西北邊陲國境線上,坐落這一座遠離人煙的煤城——伊犁一礦,十四年邊疆創業,有人離開父母、有人離開愛人、有人離開子女,奔赴這祖國的西北角,十年如一日……周忠廣,今年剛滿三十五歲的他,作為新疆基地發展生力軍的排頭兵,這是他在疆創業的第五個年頭,在無數個團圓節日堅守和付出的背后,是他那青春飛揚的熱忱和一顆西行創業的初心。

“1502W試采工作面安裝的時候,受新疆極端高寒天氣影響,設備運輸不暢,安裝工作受到了嚴重制約。”伊犁一礦機電運輸部副主任孔茜俊告訴筆者。
由于當地沒有電液控安裝經驗做指導,作為設備安裝一線技術指導,他始終沖在第一線。
“我記得,快過年的時候,當時礦區突發大風橙色警報,風力有10級了,整個伊犁河南岸電網全部斷電,嚴重影響井下生產。”孔茜俊回憶起當初救災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當時,我們都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災害性天氣,心中同樣有些不確定的周忠廣,卻不忘給我們打氣,第一時間和大家一起參與到應急救援中。”
從井口到675水平再到950水平,十三公里,80多個配電點,周忠廣和大家一個一個排查,不到一個小時,井下通風系統,排水系統已經完全正常。只是白天已經十二小時的他,過于勞累,穿著工作服就睡在了職工浴室的換衣凳上。
被稱為“拼命三郎”的他,總是把心思撲在工作上。作為機電專業負責人,每天忙碌于研究機電工作成了“家常便飯”。他每天忙著對大小設備問診把脈、對關鍵技術鉆研攻關,只要出現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口袋里始終裝著一個“小本本”,那是他的“錦囊”,記錄著每一次的問題根源、解決辦法。他主導的“空間+時間”自動化放頂煤工藝,成功突破三角煤跟機自動移架和煤機記憶截割,讓伊犁一礦成為行業首家。他先后獲得9項國家發明專利、8項創新成果,技能大賽獲獎14項,2019年被評為山東能源“勞動模范”,2020年提名全國煤炭行業青年五四獎章。
2021年周忠廣被評為山東省屬國有企業優秀共產黨員,接到這份榮譽的時候,他并沒有過多的喜悅,只是更為堅定的告訴自己:“不管是獲得什么榮譽和成果,都不是什么驕傲的事情,我驕傲的事情,應該是扎根在了這里,成為千萬個在疆創業職工的一分子。”
正如他樸實的愿望,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不斷成長。而他的愿望不止在于自己在成長,是希望能有更多有夢想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一同成長。
于是,在他的提議下,伊犁一礦首個“大學生精密維修中心”正式成立了。
“當時,維修中心成立的時候,就在這個狹小簡陋的小房間了,說是中心,其實成員只有我們自由組織的五個人。”伊犁一礦綜放工區職工鄭可告訴筆者。
五個人、十個人、十五個人、二十個人……如今的“大學生精密維修中心”已經是一個囊括在礦所有青年技術人員的大家庭,周忠廣帶領大家技術比武、科技攻關。現在,電控系統、液壓系統等兩大系統核心部件,均可實現自主維修,一年可為企業節省維修費用近百萬元。
忙,太忙了,妻兒總是勸他停下來休息一下,能多點時間陪伴,可是企業“綠色智慧化礦井”的高速目標和他心中火熱的夢想,讓他更加停不下腳步。
“他是礦區的‘加班狂’,忙到和一年多未見的兒子視頻都能睡著,已經2歲的小女兒只見過一次,父親生病只照看了一天”。礦區職工講述著說不完的故事。周忠廣總是說:“作為80后,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夢想靠拼搏實現,看到智慧化礦山建設初具規模,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忙的值、忙的幸福,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一名80后創業青年的信念。正是無數個像他一樣的共產黨員在祖國西北邊陲,隱藏起對親人的思念,用汗水默默打造起一座能源新城,為山東能源建設“一核心三基地四平臺”作出積極貢獻,也為推進煤化工一體化建設、保供“煤制天然氣”項目、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堅實基礎,逐步將新疆基地打造成“一帶一路”沿線橋頭堡。
回望一項項創新突破,一份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周忠廣沒有因此停下腳步,他說“伊犁一礦建設智慧化礦井,對于我而言是一個艱巨的任務,艱巨的意義就在于平凡中不斷堅持。”
遙望這祖國西北角,這里不僅是一座煤礦,這里是礦區建設者們奮發前進的起點,更是他們釋放青春的泉眼,多少個絢麗多彩的夢從這里起航;多少份獨具匠心的才情在這里得到展現。周忠廣如同在冰雪中激情綻放的雪蓮花,在天山之巔,在西部放歌的新時代里閃耀著別樣的光芒。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