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東營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張國英,女,1973年出生,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七妹家庭農場負責人。從養殖200只笨雞起步,經過多年摸爬滾打,建起了七妹家庭農場,實行農牧漁立體養殖,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從事養殖16年,張國英始終堅持“存心要誠,做事要實”的經營理念,嚴把質量關,樹一方口碑,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女能手。
白手起家,悟出“笨雞”生意經
1997年,張國英嫁到了史口鎮都福李村,婚后經濟拮據,經常入不敷出。生性要強、頭腦活絡的張國英不甘現狀,時刻琢磨著發家致富的門路。2005年,張國英東挪西湊,湊出了2000多元錢,購置了200只土雞苗在簡陋的西偏房養了起來。經過40來天培育,帶到集市上很快便賣掉了,還一下子賺了將近1000元。這在當時算是不小的一筆收入。初戰告捷后,張國英信心大增,之后陸續增加到了300只、500只……,張國英把賺的錢陸續都投入到了購置雞苗上,養殖量也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同時她利用各種機會學習鉆研,自己摸索著為雞注射疫苗、看病。
2013年,張國英同愛人劉榮明商量,決定到村外開辟更大的天地。他們流轉了100畝荒堿地,挖起了池塘,種上蓮藕,養上鯽魚、草魚和龍蝦,并在荷塘間陸續建起產蛋雞舍和散養雞舍,實行農牧漁一體化養殖。為避免發生養殖污染,在東營區畜牧部門和史口鎮有關部門指導扶持下,張國英又建起了堆糞場、污水池,雞糞發酵后再投入荷塘,既能肥田又能養魚,實現了變廢為寶,搞起了循環經濟。
誠信立場,打造金字招牌
張國英從事養殖已16個年頭。她在實施多元經營、循環種養的同時,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農場品牌,堅持走誠信經營、品牌增效、渠道多元的新路子。
“2016年,在婦聯有關同志的幫助下,注冊申辦了家庭農場。因我在家排行老七,所以就直接叫七妹家庭農場了,今年還注冊了史口七妹商標!”張國英說。
起初賣笨雞、雞蛋,多數時候是張國英和丈夫騎著自行車到史口和附近的集市去賣,不僅費時費力,銷量也打不開。現在張國英的笨雞和笨雞蛋因為始終保持著貨真價實,口碑樹起來了,品牌也打出去了,基本上都是回頭客上門回購。因笨雞蛋與普通雞蛋價格懸殊,市場上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經常有顧客找張國英幫忙辨別真假笨雞蛋。在張國英看來,假笨雞蛋雖然可以短時獲利,但失去的是客戶的信任,也將失去長遠利益,所以保證笨雞品種的純正、笨雞蛋的純正是最根本的事。張國英養殖的一直都是土雞、蘆花雞等傳統笨雞雞苗,雖然周期長,產量也稍低,但卻是貨真價實。“信譽是靠一天天積累的,咱不能干一錘子買賣。現在知道我們品牌的人越來越多,買賣也越來越順暢了!”張國英深有感觸地說道。
現在七妹家庭農場已初具規模,但張國英從未動搖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為了提高品牌影響力,搞好經營管理,張國英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更加如饑似渴。近幾年,她經常主動參加各部門組織的培訓,不斷充實自己。七妹家庭農場的路,也在張國英誠信為本的金字招牌下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