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濟寧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彭志海,男,漢族,1979年6月生,中共黨員,2009年部隊轉業,2010年2月,進入濟寧鄒城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現為綜合執法大隊綜合科副科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志愿服務隊支隊秘書長兼鄒城市志愿者協會秘書長。2020年5月份被濟寧市委宣傳部評為抗擊疫情最美志愿者;2020年7月份被鄒城市委宣傳部評為“鄒城好人”;2020年11月份代表市局參評的“孟子故里、暖心城管”志愿服務品牌被評為鄒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十佳志愿服務項目;2021年3月份,被濟寧市評為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

人復員心依舊,“老黃牛”默默耕耘公益
2009年6月,彭志海從部隊轉業至原鄒城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進入單位后,他工作踏實,任勞任怨,同事們都親切的稱他城管執法隊伍的“老黃牛”。每逢周末、假期時間,彭志海都繼續著他的公益事業,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單位率先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吸納身邊的同事和社會愛心人士近500人,組織策劃志愿服務活動350余次,服務群眾16000余人次。在鄒城市志愿服務隊伍中,提到彭志海,幾乎沒有不認識他的,多少年來,一名穿著城管制服的志愿者,無論是寒冬臘月,無論盛夏酷暑,不是在敬老院、留守兒童和困難群眾的家中,就是在做志愿者服務的路上,他的腳步走遍了鄒城的每條大街,他的身影穿梭于鄒城的角角落落。2020年2月份,新冠疫情爆發后,彭志海率先組織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抗疫募捐活動,在短短的1天時間內,籌得愛心款18991元,通過紅十字會專用賬戶,快速匯至武漢抗疫最前線。他主動放棄休息時間,上卡點,做值勤,沖在防疫一線,2020年9月,當得知城前鎮越峰山村的張士田老人不慎摔傷,家中的蘋果因疫情滯銷時,又積極協調場地,開展了“老人摔傷蘋果滯銷、志愿暖心精準助農”活動,不僅自己購買,還發動了身邊的人和朋友們購買,在極短的時間內銷售蘋果1萬余斤,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愛無巨細輕重,俯首鞠躬樂為“孺子牛”
從孤寡老人到困難群眾,從重病患兒到留守兒童,他把愛心灑滿了孟子故里。為幫助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自2016年10月起,彭志海主導發起了“衣舊有情、暖冬行動”,募集了干凈、整潔的衣物4萬余件,經過整理,發放到了十余個鄉鎮的敬老院和困難群眾手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逢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等重要節日,他都會用微薄的工資購買水果、糕點、湯圓、粽子等,走進敬老院陪著老人過節,為老人理發、剪指甲、打掃衛生、握著老人的手,說說心里話。在他的感召和帶動下,2019年中秋,愛心商家為蘇莊敬老院捐贈步鞋53雙,價值8000余元;2020年元旦,為石墻鎮敬老院捐贈6000余元的棉襪、棉帽等過冬物品,彭志海說,每次看到老人們的笑容,是他最開心的時刻。2018年3月份,在救助太平鎮紀溝村重病患兒步涵軒活動中,他帶頭捐款、捐物,并及時將募集到1.2萬余元的愛心款和生活物資送到了患兒家中,讓困境中的家庭燃起了新的希望。2018年5月,應新疆、四川等偏遠地區支邊支教人員的請托,為當地困難家庭學生募集愛心衣物1000余件,讓愛飛出了山東。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他多次走進東沙、前萬、茶溝、崮寨等小學,開展了“同心童夢、圓夢六一”、“冬日志愿行、眾愛暖童心”等活動,自費購買藍球、文具、書包等學習用品幫孩子圓夢;又買來蛋糕、披薩給孩子們過生日,陪孩子做游戲,用親人般的關懷和溫暖,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為幫助品學兼優且家庭困難的高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自2017年起,連續四年開展了“愛心為夢想展翅、青春隨希望啟航”助學活動。從城里到鄉下,從鄉下到城里,輾轉走進100余名困難學生家中。核實情況,多方聯系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籌集助學款9萬余元。通過助學協議的形式確定助學關系,又通過銀行轉賬的形式將助學款直接打到學生的賬戶上,讓每一分的愛心都希望中開花。
數十年如一日,群眾的需求在哪里,他的服務和愛心就延深到哪里。猶如一支蠟燭,能夠燃燒自已,照亮別人,人也如其名——志守初心 大愛似海?窗,在他的身邊,驛路梨花處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