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濟南市文明辦
手機查看

趙德水,男,漢族,1969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濟南市長清區檔案館副館長。
弘揚孝德文化,是華夏兒女的傳統美德。多年以來,他默默無聞地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真諦,用自己的愛心傳遞著人間大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為國盡忠、為家盡孝、為人盡愛”的人生誓言。他的家庭先后在2016年被全省表彰為第一屆“文明家庭”和首屆“孝德家庭”、2017年濟南市“十大幸福家庭”、2018年的“十大孝老愛親”榜樣、2019年全國“最美家庭”;2020年“城市榜樣”、全省最美“孝心人物”、全國“十佳孝老愛親”作家;2021年孝里街道“十大孝子”并代表發言、長清區第八屆“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孝親敬老悉心照顧老人
1997年12月,他的父親因病去世,留下了年邁的奶奶和母親,面對破碎的家,他依然選擇在自己的家鄉選擇愛人,只有這樣兩位老人的晚年生活才會得到幸福的保障,自己則會繼續在部隊為國盡忠。2005年他從部隊轉業后,很快在城里安了家,為了讓奶奶和母親生活的質量更好一些,便于照顧奶奶的生活起居,他就把兩位老人從農村接到條件較好的城里來居住。盡管居住面積比較小,為了讓奶奶和母親生活的更安逸舒適一些,奶奶和母親住大間睡大床,他和愛人、孩子住小間睡小床。逢年過節親戚來看望老人的時候,他就和愛人騰出小床,一起帶著兒子主動到客廳里打地鋪。隨著年齡的增長,奶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為了消除老人的疲勞,他每天晚上都要堅持給老人洗腳、捶背、按摩。后來奶奶突發腦溢血,經醫院緊急搶救住院治療,還是落下半身不遂后遺癥,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立,出現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精神上也極度不穩定,經常撕扯摔打,他就日日夜夜地陪伴,像哄小孩似的陪老人開心,奶奶因排便困難痛苦難受的時候,他從不嫌棄也毫無怨言,都是用一次性手套把老人的糞便給摳出來。為了能夠幫助奶奶康復,他專門購買了拔罐和醫藥書籍,試圖打通血脈,期盼奇跡能夠在奶奶身上出現。盡管他們生活在不足60平方米、兩室一廳的房間里,全家人生活的還是其樂融融,比較幸福美滿。奶奶臥床不起的消息傳到他的家鄉,村里黨支部老書記趙樹元和新書記郭永福同志代表全村的父老鄉親于2015年春節期間,一塊來看望他97歲高齡的奶奶,并力舉推薦他的母親陳金蘭同志評選孝里鎮“第九屆十大孝子”。2017年,他居住的所在社區,又積極推薦他愛人劉桂香的事跡,入選首屆“濟南市十大幸福家庭”。奶奶去世那年,母親也75歲的年齡,身體每況愈下,心肌勞損、心肌缺血等病癥時常發生,有一次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母親三進三出醫院,他照顧起母親來更是無微不至。平時老人腰酸背痛,他就專門購買了按摩椅來輔助治療,給母親洗腳按摩是他每天晚上必須做的一件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他不僅孝敬自家的老人,對待周圍的群眾也是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平時,他利用業余時間,不定期走訪本單位的離退休老干部,誰家有事給他打電話,他就會立即去解決老同志家的疑難問題,有的老同志住院醫療他會跑前跑后,并自費帶著單位退下來的老同志到工作臨時駐地游玩。有一年中秋節前夕,所在的單位剛調來一位新同志,錯過了福利發放期,當他了解到這個同志上有老人下有兒女,家庭也是四世同堂,便毫不猶豫地把屬于自己的福利券強行塞給了這個同事,以表達自己對該家庭的敬意。2017年3月他擔任孝里鎮大橋村“第一書記”,他用自己的愛心助力脫貧攻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弘揚“孝和德”的文化,扶貧先扶智,他用自己的“孝”來影響著村民,來帶動村里貧窮落后的局面。不久,在村委兩會上,他主動拿出2000元錢成立“孝德基金會”,鼓勵那些孝老愛親和弘揚正氣的村民。村民杜大爺女兒鬧離婚,搞得全家不得安寧,他聽說后買上牛奶、八寶粥和黨支部書記婁其桐一起上門做思想轉化工作。傳統節日,他自費購買大米、食用油、高檔慰問品等物品看望大橋村90歲以上老年人。
2018年春節期間,他的母親在省立醫院住院期間,不忘同在醫院患病治療的困難群眾李福景、陳正偉同志,及時購買水果、八寶粥、牛奶等營養品前去長清中醫院看望,因陳正偉兒子夜間不能及時趕到醫院陪床,他就在醫院陪護,直到第二天陳正偉的兒子來到醫院,他才放心的離開。回到村里的李福景老人,后來臥床不起,他就專程登門看望,不怕臟為李福景老人端屎尿盆并講解簡單的護理知識。離開大橋村之后,他利用走訪困難群眾的機會,看望身患絕癥的村委會老委員于克亮同志,借貧困戶入戶評估的機會,專門購買牛奶、夏涼被看望困難群眾劉和平家中的老人。今年2月25日,大橋村孤寡老人于丕泉身患食道癌住院,他從村干部微信圈里看到“輕松籌”后立即捐款,并發動自己朋友圈里的愛心人士奉獻愛心,為于丕泉老人解燃眉之急。今年3月15日,他曾駐隊的雙泉鎮尹莊村困難群眾陳國清老人,因腦出血微信“水滴籌”,他帶頭捐款并再次發動自己的愛心朋友奉獻愛心。去年10月,他被組織調整到馬山鎮崮頭村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組以來,他發現村里有一名獨居的智力障礙老人,生活起居很不規律,便在做飯時經常有意識的多做一些,為老人送去,盡可能地為老人的生活提供一些照顧。他視駐地如故鄉,把村民當親人。利用異地戰友來村里看望自己的機會,借機為智殘老人高男偉過生日。
善心義舉,助人為樂
在部隊服役期間,他曾擔任何彪、萬毅、王政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公務員,因照顧雙目失明的萬毅將軍而受到部隊首長的贊譽。在山西省長治市某部擔任政治指導員期間,該同志利用節假日經常帶著官兵去山西軸承廠看望“擁軍媽媽”李月娥的丈夫、去長治火車站、市區公交車幫助站務員和乘務員打掃衛生,為軍民共建做出積極的貢獻,在當地媒體傳為佳話。2019年他無意中得知,曾經擔任第一書記的歸德鎮麒麟村,正在想方設法修繕歷史文化古跡關圣帝君廟,他想群眾所急,那可是村里老年人盼望已久的大事,他毫不猶豫地為村里捐獻出1000元錢,來了卻自己多年的心事。被組織選派到鄉村振興服務四隊(駐雙泉鎮)工作期間,他發現當地村民因交通不便出行困難,便“私車公用”,把自己的私家車當作公交汽車,在上班往返的路上無償捎帶乘客,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被群眾親切地稱他的車為“學雷鋒順風車”。在服務村隋家峪搞鄉村振興調研,他看到村委會辦公條件差,辦公設施欠缺,就主動把自己家里備用的電腦送給村委會,用于村委會和敬老院日常工作,受到當地群眾的肯定和贊揚。
多年來,他堅持孝心顧家,愛心為民,熱心助人,生動地踐行著孝老愛親永遠在路上的承諾,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譽。近年來,濟南電視臺為了弘揚社會正能量,先后3次邀請他做客濟南電視臺特別節目,講述自己孝老愛親的事跡。去年12月,齊魯晚報以“孝道傳自老媽,小家傳到大家”為題,對他孝老愛親的事跡給予了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