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
手機查看
身殘志堅,他用仁心守護村子
孟慶見,男,1968年9月生人,汶上縣康驛鎮王堂村衛生室村醫。
他身患小兒麻痹癥,依然立志學醫、刻苦鉆研醫術,已堅守在村醫崗位上25年。在疫情防控中,他身殘志堅,用自己最純樸的醫者之心默默守護著村民,奉獻著自己的戰“疫”力量。這就是汶上縣康驛鎮王堂村衛生室醫生孟慶見。

孟慶見入戶為群眾測體溫
身殘志堅 學醫服務鄉親
因母親從30歲便患有關節炎,一到陰雨天或者過度勞累,就腿疼得厲害,從小目睹身邊的人被病痛折磨,加上自己行動不便,孟慶見便立志學醫,為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們解除痛苦。初中畢業以后,孟慶見就在家人的支持下到山東中醫學院學醫。在校期間,孟慶見克服行動不便的阻礙,苦學醫學知識。“當時就想著好好學,幫助家人,幫助身邊的人。”孟慶見說。
畢業后,孟慶見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王堂村做一名村醫,他認真刻苦、兢兢業業,真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很多村民考慮到他腿腳不方便,都選擇上門看病,但是也有一些老人、殘疾人行動不便卻要常年吃藥,孟慶見就拄著拐杖上門為這些特殊群體服務。誰患哪些病,誰吃哪些藥,誰家媳婦該孕檢了,誰家孩子該打疫苗了……每一戶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他都了如指掌。
節儉的他花4萬多元買了輛四輪電動車
“您好,請您測量一下體溫。”在汶上縣康驛鎮王堂村路口,身穿白大褂、拄著拐杖的孟慶見正在給進村人員測量體溫。“2003年我全程參與抗擊非典,那時候還年輕,現在是‘老專家’了。”疫情防控剛開始,有著“抗擊非典”經驗的孟慶見找到村黨支部書記,建議取消大年初一的傳統入戶拜年方式,并用村廣播廣而告之。大年三十中午,孟慶見未顧上吃飯,立即和村干部一起聯系外省返鄉人員登記造冊,了解所乘車次、體溫是否正常。等忙完后,已是第二天凌晨了。由于王堂村衛生室服務王堂、董莊、蔣街三個村,服務人口達1600多人,孟慶見倍感壓力重大,特別擔心因身體不便延誤工作。平時生活一直很節儉的他花4.68萬元買了一輛四輪電動車。
用最純樸的醫者之心默默守護村民
“錢要花在刀刃上,只要能幫助村里防控疫情,這個錢花得值。”孟慶見說。就這樣,從除夕開始,他拄著拐杖行走在大街小巷,摸排從武漢及外來人員,為他們一天至少兩遍測量體溫,在村疫情防控值班值守點為過往車輛消毒,對感冒癥狀的村民進行醫學追蹤觀察,并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配好消毒液和酒精,為村民家中消毒等,自疫情防控以來,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未休息過一天。
提起父親,孟慶見的眼睛里含滿了淚水。原來,孟慶見的父親得了肺癌,現在正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可是他仍然克服家里的種種困難和身體上的不便,以一名醫者的身份站在了戰“疫”一線。
“我相信父親一定會理解我的。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在這個時刻,我得守護著鄉親們。”“我是一個殘疾人,社會給予了我許多溫曖,周圍的人給予我許多方便和幫助,我要加倍感恩社會。我更是一名醫者,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村民健康的守護人。” 孟慶見說。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身殘志堅的孟慶見用自己最純樸的醫者之心默默守護著村民,奉獻著自己的戰“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