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手機查看
趙文爭,生于1970年1月,郯城縣馬頭鎮人,是一名地道的莊稼漢。十多年來,他猶如一頭拓荒牛,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累計為國家貢獻糧食達1000萬余斤。同時他還不忘回報社會,為敬老院、貧困大學生和窮苦群眾捐獻大米累計4萬余斤,捐獻衣物、肉奶等物品累計8萬余元。這位被人們親切稱為“愛心人士的老趙”,以拳拳赤子之心,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趙文爭為馬頭鎮孝善養老基金捐款
常言道, “玩龍玩虎不如玩二畝土”,趙文爭就在地里玩出了“名堂”。2004年8月,趙文爭承包了在馬頭采蓮湖片區土地,一家四口帶著一臺老掉牙的手扶拖拉機來到了采蓮湖。那時候,這里甚至連路沒有一條像樣的,走不出去也進不來。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種地、不會種地,他心里著急:“我一個莊稼人見不得土地撂荒,種地讓我踏實”。
趙文爭從最初的一臺手扶拖拉機到現在大型拖拉機、插秧機;由最初的90畝地,發展到今天的1100畝;畝產由原來的500斤到現在的1300斤。趙文爭常講:“我是土地的孩子,用照顧老人的耐心管地,沒有管理不好的地。”先進的農機設備、不斷擴大的土地承包面積讓趙文爭更有了種好地的勇氣和自信,也讓一個普普通通的莊稼漢成長為懂技術、善創新、肯吃苦的新型職業農民。
趙文爭他不僅是個務實的莊稼人,也是個心懷感恩的熱心人。他從來沒有忘記農忙時鄉親們伸出的援手,沒有忘記自己當年上不起學難、吃不飽肚子的饑餓感。從2005年至今,他每年都向馬頭敬老院捐錢捐物,為老人帶來棉衣棉鞋,對行動不便的老人,趙文爭還一一幫他們穿上整理好。他知道老人喜歡孩子,喜歡熱鬧,每逢節假日,趙文爭還帶著孩子去養老院陪伴孤寡老人。馬頭鎮養老院的老人們都已經習慣他們爺倆來,臨近節假日就開始念叨。

趙文爭為馬頭敬老院老人送棉衣
趙文爭雖是個農民,但是他知道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不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家住郯城縣馬頭鎮高樓村的陸飛同學家庭困難上不起大學,他坐不住了。經過多方打聽,他找到陸飛,說明來意,讓陸飛安心去上學,學費、生活費的問題由他來解決。自幼失去父母的陸飛,突然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關心和幫助,熱淚盈眶:“趙叔,您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我,今后我無論如何都要報答您!”
而趙文爭擦了擦陸飛的眼淚說:“什么報答不報答的,我一個干粗活的,說不出什么大道理,你只管好好努力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趙文爭和陸飛的感情越來越深,寒暑假里,陸飛經常隨著趙文爭到地里轉轉,看看有沒有力所能及的活,學學怎么種莊稼。趙文爭也經常帶陸飛回家吃飯。
多年來,不管是村里修路還是修建文化廣場,他都出錢又出力,甚至有村民應急上門求助捐款他都在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他粗略的算了一下,為本村修路、修建廣場、幫助本村村民等,累計捐款達16萬余元。
田野拓荒牛,心中有大愛。趙文爭,這位扎根在沂河岸畔的莊稼漢,高唱著勤勞之歌,踏著奮斗之路,一路播撒愛心,服務社會,以正能量溫暖人、激勵人。2017年7月,他被臨沂市政府授予“沂蒙鄉村之星”的稱號;2018年4月,他被郯城縣人民政府授予“郯城縣勞動模范”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