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路芳,女,1977年2月出生,濱州實驗學校南校區小學數學教師,中共黨員。工作23年來,梅路芳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始終堅守當初的承諾:一定做一名孩子心中的好老師,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奮斗鄉村,吃苦能干
她一畢業在農村學區小學,師資貧乏,她幾乎什么學科都上過,有時一周高達30節課,成了全科全能人。沒有教研,自己鉆研,一本《優秀教師教案》愛不釋手,不知翻看了多少遍。沒有多媒體,天天提著小黑板搞創意。沒有物業,她帶領孩子們自己干,什么臟活累活都不怕。為了好好備課,她選擇住校,天一黑就鎖上門來克服恐懼。她幾乎沒請過一次假,有一次發燒,半夜被送到診所時,已經高燒39.6度,嚇壞了當村的醫生,輸液到凌晨4點多,白天照樣不耽誤孩子一節課。她從沒有怨言,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讓農村的孩子也不一般。于是,她開辟了全鎮若干個首例,她和孩子建立“心橋”本,給每個孩子的心語一年可達2萬字;她成立校園衛生督查隊,讓孩子自主參與校園衛生治理;她推廣普通話,是全鎮第一位讓孩子敢說普通話的教師……
勤學苦練,善于鉆研
她敬畏課堂,要求自己一定要上出讓孩子喜歡的課。常常備課到深夜,甚至做夢都在想辦法,想著想著就醒了,想通某個突破點,就立即爬起來記在本子上,后半夜也就興奮得無法入睡。然后,再思考另一個難點,許多的好點子都是這樣想出來的。為了打磨自己的課,她用錄音機錄下來,自己一遍遍的聽,一遍遍的改,得以糾正了許多問題。她讓老公當自己的學生,用墻壁做黑板,一遍遍地試講,來錘煉語言、規范流程。她的課,幾乎就是她一個人這么磨出來的,一個農村學區小學的教師,最終走上了省市的舞臺。因此,她破格被評為縣優秀教師,破格被評為小學高級教師。
送教送研,無私奉獻
農村工作8年,她送教送研20多次,跑遍了全市六縣一區,幾乎跑遍了全縣14個鄉鎮。2000年,接到全市觀摩課通知時,她已懷孕3個月,但她毫不猶豫的接下來,沒有告知任何人她已懷孕。上課那天,她有意穿了一件寬松的羽絨服來遮擋,呈現了一節《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課后,竟然暈倒在會場后面,周圍聽課的老師扶起了她,醒來后,她微笑著說:“沒事,別影響大家聽課”,她照樣走上講臺說課,分享她的設計與思考,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收獲了不少的粉絲。一位40多歲的女教師跟到宿舍和她說:“本來自己就憑經驗教學這么多年了,也不想突破和轉變,但是一聽你的課,我恍然大悟”。2001年8月,她又抱著剛滿5個月的孩子送課下鄉5天,跑遍半個濱州。領導說:“我不知道你孩子這么小……”,一直夸她的敬業與奉獻精神。她謙虛地說:“沒什么,我沒有想那么多,我就想著是我的工作我就要去做,而且要認真做好”。
盡職盡責,創新實干
2004年,她進入濱州實驗學校,從農村走向城市,她更加珍惜這個機會,經常工作到深夜。她接手的三年級,學生成績竟然有20來分的十幾個。她不放棄、不抱怨,積極主動克服困難,用責任和愛心幫助每一位孩子提升成績。一學期下來,全體孩子都及格了,贏得了家長的認可。第二年,陸續轉來120多名學生,那是學校轉來學生最多的年級,最后分成了三個班。
2012年,學校提出“習慣決定命運”的德育理念,她連續熬夜加班一個多月做規劃設計,精心挑選了80個好習慣,制作了《好習慣天天做》手冊。35歲的她,兩鬢第一次生出了白發,她笑著說:“終于明白,李闖王一夜愁白了頭的事是真的”。她帶領大家開發的德育課程,贏得了周邊10多處學校慕名前來學習,其中一名校長還跟崗學習兩周,負責的少先隊工作更是全市的楷模。
2018年,濱州實驗南校區建成招生,她第一個報名。她深知創業是艱苦的,但她不怕,她就是想在艱苦創業中證明自己的價值。為了新校開辟新篇章,她不知熬了多少個夜晚,設計了多少個方案。那段時間,她的眼睛布滿了血絲,后來,大家才知道她經常加班到凌晨三四點,激發了她20多年前的腰痛,還患上了結膜炎,稍微熬夜就有血絲。但她從來沒有抱怨,只要需要,她會第一個沖上前;只要對孩子有益,再苦再累也值得。她的付出沒有白費:開學典禮,感動了學生和家長;開學教育,學生幾天就有了新模樣;少先隊建隊儀式,給師生紅色的洗禮……
榮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優課、“山東省優秀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入選2019年5月份“濱州好人榜”。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