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民宅突發的火災,他毫不猶豫沖向現場;面對烈焰包圍的復雜狀況,他臨危不懼,當機立斷;面對受災戶困頓無助的眼神,他修房募捐,社會紛紛伸出援手……他多次做好事不留名,用實際行動詮釋見義勇為,他是河東區相公街道小茅茨村民馬士增。

5月20日一大早,馬士增行至北京東路與大范莊交會處,忽然發現其村東南方向濃煙滾滾,他第一反應是:不好!肯定是誰家著火了,二話不說直奔著火點。到達后得知是小茅茨村村民馬永常家著火了。“當時整個院落籠罩在一片火海中,東面是鄰居剛建的高大建筑物,其他三面均被火海包圍。而且令人著慌的是,從喊叫聲中能聽出他們老兩口和孩子都被在屋內無法逃離。”馬士增說。
危急時刻,馬士增第一時間報了警,并觀察到整個院落唯獨西北角有一處不足1米寬的狹窄通道,但由于院墻高必須架梯子才能進去營救。當時圍觀的人很多,但因火勢兇猛,均無法靠近,馬士增喊人的同時找來了梯子,隨后他的老同學馬士月,路過的村民馬士朋、馬士明,還有一名路人均趕到現場幫忙。由于院子里堆滿了雜物,既易引燃火勢又阻礙救援,五個人只能貼墻爬梯子沖進狹窄院內……
馬士增事后回憶,他沖進院內時,看到馬永常老人已放棄逃生,呆在著火的屋里不動了,旁邊躺著偏癱的老伴,四歲的小孫女哇哇地哭……用不了幾分鐘的時間,三個人的生命就面臨被大火吞噬的危險。
救人要緊!第一次沖進火海,他們救出了馬永常四歲的小孫女;第二次,他們沖進去救老兩口 ……更驚險的是,營救過程中,院中的汽油三輪車油箱發生爆炸,院內火勢隨即加劇,萬幸的是馬家煤氣罐是空的,沒有造成更大的危險。很快,消防車也趕到了,三輛消防車用了2個多小時才把火撲滅。火災把馬家作為經濟來源養的三頭牛燒死了。
看到馬家災后的景象,馬士增動員家人一起獻愛心,通過學雷鋒聯合會等社會公益活動,短短兩天時間全村籌款達5萬余元,并聯系到施工方為老人家修繕房屋,聯系了醫院為老人治療燒傷。
“好事要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這也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馬士增說。
這可不是馬士增第一次見義勇為:十年前他在回家途中,和相公醫院的醫護人員,共同救了一個遭遇嚴重車禍、雙腿被變形車頭卡住的費縣18歲女孩;2014年他把本村以為急病患者送到市人民醫院。由于患者家庭困難,,他找朋友幫忙墊付醫療費1萬多元……
做一次好事不難,難的是這些年一直堅持做好事。51歲的馬士增,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詮釋了一位普通平民英雄的真諦。
責任編輯:吳杭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