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企業家以誠信塑口碑
自2003年創辦企業以來,她始終秉承“誠信促發展,質量贏市場”的理念,既當技術指導員、又當質量檢驗員,嚴控每一道生產工序,嚴把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關,贏得客戶信賴。她始終堅守對工人的承諾,在兩次創業之初資金周轉出現困難的時候,通過舉債、貸款等方式想方設法為工人按時足額發放工資,贏得工人贊譽。
女企業家以誠信塑口碑 以品質贏市場
一、人物介紹
陳玉蓮,女,1962年11月出生,榮成市宏春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自2003年創辦企業以來,她始終秉承“誠信促發展,質量贏市場”的理念,既當技術指導員、又當質量檢驗員,嚴控每一道生產工序,嚴把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關,贏得客戶信賴。她始終堅守對工人的承諾,在兩次創業之初資金周轉出現困難的時候,通過舉債、貸款等方式想方設法為工人按時足額發放工資,贏得工人贊譽。
二、主要事跡

陳玉蓮(中)嚴把產品質量關
歷經艱辛創業路
陳玉蓮最初在石島一家針織廠上班,她憑借勤勞與智慧學到了一定的技術,成為廠里的骨干。閑暇之余她總想:自己擁有了技術,何不自己辦個廠?改變自己命運。把家鄉閑散女勞力聚集起來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她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可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去哪籌措創業資金成為她的“攔路虎”。2002年在她愛人的鼓動下,通過找親戚朋友借、向銀行貸款等途徑籌措資金80多萬元,用于改建廠房、購買機器等設備。一切就緒后,2003年她招募附近閑散婦女30多人正式投入生產,邁開了創業第一步。
常言道:創業艱難百戰多。為了辦好廠子,她在廠子的角落收拾了一間僅放得下一張雙人床的小屋,寒來暑往,一住就是三年。如今想起那樣的日子,她噙滿了淚水。“不滿是向上的車輪”,2013年她征地10000多平米蓋建新廠房,可需要投入資金2000萬,她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在52歲這年第二次辦廠,經歷10年的打拼手里只有800萬元,還有1200萬的缺口。無奈之下她又通過求助親戚朋友、貸款等渠道籌集,于2015年新建廠子投入生產。為了償還債務,她省吃儉用,過年的衣服也舍不得買,有時困難到所需的辦公用品也無錢支付。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陳玉蓮的公司經歷了15年的風雨滄桑,如今公司擁有員工300多人,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產品主要出口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國家。
立足誠信贏市場
作為一個企業家,陳玉蓮深知誠信的重要性,公司員工來自四川、云南、河南等全國各地,勞動報酬始終掛在心頭。她向員工承諾:不拖欠一份工資,并按時足額發放,這一點她說到并做到。2004年創業之初,由于企業周轉資金不足,加上償還債務,導致工人工資發放困難,為了兌現承諾,她又向親戚朋友借了8萬元用于發放工人工資,工人們為之感激,并豎起大拇指給予稱贊。2013年第二次辦廠時也欠下了巨額債務,但她總是想方設法為工人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為讓員工的安全有保障,她還為每位員工購買了萬能險。員工們說:干活就上陳總這里干,安全放心有保障。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面對目前不計其數的針織廠,如何站穩市場,獲得效益,陳玉蓮首先想到了“質量”。于是她從原料采購到加工生產等環節,總是親歷親為,在廠里她既是技術指導員、又是質量檢驗員,每天她像一個陀螺周旋于每一個車間,手把手地指導工人進行技術指導,掌控著每一個工作崗位,把好每一個環節的質量關。由于她嚴把質量關,公司產品贏得了客戶的親睞,客戶訂單也應接不暇,銷售市場也不斷擴大,由當初出口2個國家擴大到了10多個國家。產品在國外享有很好聲譽,自辦廠以來從未因質量問題而退貨。2016年全球爆發了金融危機,針織行業受到較大沖擊,許多企業被迫停產、甚至倒閉,而她的公司依舊產銷兩旺,依舊成為針織行業的領頭軍。
情暖職工助發展
在陳玉蓮眼里,職工就是她的衣食父母,職工的冷暖始終掛在心頭,她從不因為自己是公司董事長而居高自傲,她把職工當成兄弟姐妹一樣對待。她制定了《職工伙食補助制度》,規定凡是外來職工三餐免費,本地職工午餐免費,自2014年以來,職工每年均享受2000元的伙食補助。為了讓職工吃得放心,她在廠子周邊流轉了20畝土地用于種植果蔬,讓工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得上新鮮無害果蔬,確保了職工舌尖上的安全。為了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她還投資10萬元修建了乒乓球室、臺球室等娛樂健身室,并在室外安裝了一些健身器材。職工或外來職工家屬生病,她總會根據病情送去500至3000不等的慰問金,廠里有個職工名叫張華春,2013年底因患腦血栓急需手術,可巨額的手術費讓這個貧困家庭一籌莫展,陳玉蓮獲悉后立即送去了1萬元,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讓她倍受感動,此外廠里職工孩子結婚、職工生孩子,她也會送去至少800元的賀金。外來職工及其家屬有什么困難,她慷慨解囊、伸出援手,旨在讓他們安心上班、解決后顧之憂,此舉促使他們扎根公司,把公司當成了第二故鄉,這也是她長期以來關心職工、溫暖職工的結晶,自辦廠以來,陳玉蓮累計為職工“送關懷、送溫暖”達10萬余元,從而形成了“留得住、有干勁、增收益”的欣喜局面。
奉獻愛心回饋社會
作為一個企業家,陳玉蓮始終想到“飲水思源”,無論是在企業起步、效益不景氣;還是在擴大規模資金短缺時,她始終不忘感恩社會、回饋社會,從而贏得了社會各界良好的口碑。
為了安置農村60歲以上閑余勞動力,陳玉蓮實施了“公司+毛衫加工點+農戶”的就業模式:以企業為龍頭,以毛衫加工點為載體,以本鎮為中心,輻射到斥山、人和、上莊等外鎮,延伸到環翠區、文登區等地,累計設立了50多家毛衫加工點,將公司承接的訂單分包給下設的這50多家毛衫加工點。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及生產進度,公司派出技術人員對加工點進行無償技術指導,并對加工點報酬采取了最大的讓利措施,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允許他們自行發展他們的加工點,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出貨量,提高了從業人員的收入,達到了互利雙贏的目的。截止目前,累計吸納帶動周邊區域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1000余人。每年累計可帶動農民增收450萬元,此舉受到了本地及外地老百姓的歡迎。
自2013年開始與周邊村莊結親幫扶,圍繞鄉村振興先后為庵里村、峰山前村出資15萬元,幫助村里進行硬化、綠化、美化,并改善村民福利。通過技術幫扶,先后為5個村創辦鄉村針織加工車間,帶動200多名婦女增收致富。隨著慈善事業的不斷發展,她始終發揮示范引領作用,5年間累計向慈善機構捐款捐物6萬多元,在教育和精準扶貧方面,除捐資支持二十五中,虎山中心完小校舍改造和貧困學生外,還包扶了40多個貧困戶,自2008年以來累計資助20余萬元,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大愛之篇。
“中華多少女豪杰,巾幗英名千古流”,陳玉蓮憑借干勁與韌勁在針織行業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為針織行業中聞名遐爾的“領頭羊,”“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將以“筑牢誠信,提升質量,精塑品牌,擴大市場”理念為引領,進一步做大做強針織產業,讓“宏春品牌”走進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三、獲得的主要榮譽
她本人先后獲得“威海市巾幗創業能手”“榮成市誠信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公司連續多年被榮成市委、市府評為“誠信示范企業”,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