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梅家埠街道后于墩村陳如安,是一位退伍老兵。多年來,他不計回報,積極投身于各項公益事業中。截止2018年底,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10萬余元,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800多場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到1600余小時,累計獻血總量3000ml。
從事“益童之家”志愿服務,帶20多個兒童走出困境
1974年出生的陳如安是一名中共黨員。1992年入伍參軍,1995年復原返鄉,現任臨沂蒙潔爾活性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沂蒙義工協會副會長。多年來,他不計回報,積極投身于各項公益事業中,始終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作為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沂蒙義協會副會長,他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各項志愿活動中,他總是沖在前面,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
“益童之家”志愿服務項目,是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沂蒙義工協會常態化開展的志愿服務項目之一,旨在幫助困境兒童掃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習成績,樹立生活信心。經過認真地摸底排查,從2018年初開始,陳如安就組織志愿者對梅家埠街道的20多個名困境兒童進行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和志愿者們利用周末、節假日等休息時間,對“益童之家”的困境兒童進行心理疏導、課業輔導、安全教育等。通過他和志愿者們一年多的努力,這20多名困境兒童的心理狀況和學習成績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好多以前不愛笑的孩子,也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組織志愿者疏導車輛,校門口秩序井然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實驗小學,位于梅家埠街道的商業區內,人多車多,每當下午放學,學校門口都是過往的車輛,對于學生來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陳如安意識到這種情況后,就組織志愿者在學校門口開展了“文明出行-四點半天使”志愿服務活動。每到放學時間,陳如安就帶領志愿者配合交警對現場的過往車輛進行疏導、分流,同時也對開車接孩子的家長進行道路安全常識的宣傳,讓更多家長了解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每到放學時間,陳如安和志愿者們就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過馬路。經過他和志愿者們一年多的努力,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實驗小學門口的交通秩序有了很大的變化,接送學生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沒有了、占道行駛的現象也看不到了。
交通不再擁堵,孩子上下學更安全,陳如安和志愿者們受到家長和附近居民的贊揚。
幫助困難相鄰,“有事您說話”成了真實寫照
“有事您說話”,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鄉鄰有困難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他總會竭盡所能幫助大家。
2008年,村里一位年近八旬老人,腿部骨折臥床在家多日,急需入院治療,而老人的兒子因服刑不在身邊。陳如安得知消息后,主動和妻子一起開車把老人送入醫院治療。在治療期間,對老人像自己的親人一樣精心照料,并給付了5000元的治療費用。
2012年,鄰村的一位戰友家屬患了重病,急需治療費用。陳如安首先帶頭捐款,同時發動身邊的戰友捐款,短短一天時間,捐款就達到50000余元,解決了患病戰友家屬的燃眉之急。
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陳如安甘之如飴。在無私奉獻的道路上,陳如安樂此不疲,始終用一名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真誠和善良詮釋著志愿服務精神。
責任編輯:吳杭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