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孫媳孝老演繹美德
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平凡樸素,默默無聞,二十年如一日,細心服侍照顧年老多病的丈夫的奶奶,雖然沒有血緣關系,沒有養育之恩,但她卻用心用情、不離不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詮釋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她就是大塢溝村好媳婦——鄭秀梅。
二十年無悔書寫大愛 賢孫媳孝老演繹美德
鄭秀梅,女,漢族,1975年11月生,滕州市東郭鎮大塢溝村村民。
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平凡樸素,默默無聞,二十年如一日,細心服侍照顧年老多病的丈夫的奶奶,雖然沒有血緣關系,沒有養育之恩,但她卻用心用情、不離不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詮釋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她就是大塢溝村好媳婦——鄭秀梅。

主動承擔重任
二十年前,鄭秀梅嫁到了大塢溝村,婚后還來不及細細品味新婚燕爾的幸福,就毅然挑起生活重擔,主動擔起了照顧丈夫奶奶的重任。
奶奶老伴去世的早,年輕時吃了不少苦,獨自將五個孩子撫養成人,年紀大了落下一身毛病。十幾年前,老人生病住院,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子女們都在外地工作,只能偶爾回來看望,無法照顧老人生活。她主動承擔責任,悉心照顧奶奶。
多年來,她一天都沒空閑過,有了兩個孩子后,每天都早早起來,做飯,照顧孩子上學,侍奉老人起床,給老人洗臉,照顧老人吃飯,然后下地干活。為讓老人開心,她還時常給老人講笑話,拉家常,每天衣著整潔的老人逢人便說:“我不知哪輩子積了德,攤了這么好的孫媳婦!”
孝心創造奇跡
五年前的冬天,老人自己不小心摔斷了大胯,本就行動不便的她,只能臥病在床。為讓老人快點康復,她克服種種困難向老中醫學習按摩、推拿。鄰居們都說:親孫女恐怕也做不到啊!由于擔心老人長期臥床導致肌肉萎縮,她按照康復理療的方法教老人走路。外人擔心這樣做徒勞無功,她卻堅持要試一試。就這樣,她用自己的身體給老人當“活拐杖”,一步一步艱難地輔助老人挪步。沒想到幾個月下來,奶奶竟然“學會”走路了,鄰居們都說是鄭秀梅的孝心創造了奇跡。
悲痛化作“笑容”
兩年前,丈夫突發心梗離世,殘酷的打擊讓她幾乎臥床不起。但是,她不能倒下,奶奶還需要其照顧。為隱瞞丈夫死訊,她搬到老宅和奶奶一起住。
老宅子比較狹小,她讓奶奶住更暖和些的里屋,自己住空曠無遮擋的客廳。近來,奶奶身體越來越差,神志有時也不清醒,有時一晚上要喊鄭秀梅幾次,聽到喊聲無論是剛躺下,還是半夜睡得迷迷糊糊,她都要立即起來,給奶奶喝水,或者安撫情緒,夜夜如此,她卻從不嫌煩。
現在老人依然不知孫子的死訊,為不讓奶奶懷疑,她每天都笑容滿面,想方設法給老人做好吃的,兌現讓奶奶安享晚年的承諾。
如今,鄭秀梅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老人穿衣、喂飯、散步、洗腳,然后伺候老人安然入睡。
如果你到大塢溝村,你或許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陽光下,一個嬌小的身影扶著九旬老人蹣跚挪步,街道上灑下一串串開心的笑聲……
鄭秀梅被評為“最美東郭人”、滕州市“好媳婦”等。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