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奉碧海 奉獻鑄忠誠
郭旭理,男,中共黨員,現任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救撈船隊潛水工程部副隊長。工作30年來,他扎根一線、蹈海踏浪、履職盡責、拼搏奉獻,多次完成急難險重任務,屢次獲得上級表彰。
敬業奉獻有很多種類型,有的人認真負責,有的人堅守無悔,有的人善于創新,而郭旭理則是這幾種類型的綜合體。
郭旭理,男,中共黨員,現任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救撈船隊潛水工程部副隊長。工作30年來,他扎根一線、蹈海踏浪、履職盡責、拼搏奉獻,多次完成急難險重任務,屢次獲得上級表彰。
深潛輕浮,舍生忘死,奉獻書寫人間大愛
潛水員是一個危險的行當,隨著時間推移,和郭旭理同期畢業的師兄弟紛紛轉行,各奔他程。但郭旭理一直工作在救助打撈一線,30年來,他轉戰四海,深潛輕浮,先后參加了“金山”輪、“大舜”輪、“天利”輪、“奮威”輪、“暢通”輪、“金玫瑰”輪、“AFFLATUS”輪、“1101”輪、“東方日出”輪、“華容6”輪等救助打撈工程近百次,并屢屢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他還救助人員30余名,搜尋打撈遇難者20余人,被稱為“水下金牌護衛”。
2018年2月,某運砂船在天津大沽口錨地發生倒扣,事故造成7人失蹤。接到救助指令后,郭旭理帶隊緊急趕赴現場,他帶領潛水員24小時不間歇作業,僅用4天的時間,就使難船恢復漂浮狀態,高效圓滿完成了應急搶險打撈任務,保證了“兩會”期間天津航道水域的安全。8月20日,受惡劣氣象影響,“ASIA BRIDGE 1”輪、“帝健”輪、“帝祥”輪擱淺于威海海域岸邊。郭旭理帶領施工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分別對三條難船展開抽油救助工作。三艘難船均擱坐于礁石區,大型機械無法進入,眾多設備、管線全靠人力搬抬、牽拉。整個抽油過程中,作業人員面對難船傾斜嚴重、船體晃動、艙內環境惡劣、人員上下難船不便等問題,郭旭理率先垂范,沖鋒在前,帶領施工隊員不畏艱險、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三條難船的抽油工程,消除了重大海上溢油風險,得到了當地海事局和政府的高度贊揚。30年的堅守,郭旭理將青春與熱血都撒向了一灣碧海,用實際行動為“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中國救撈精神寫下了一個個生動的注腳。
執著堅守,熱血鑄就,全力助推交通強國戰略
2018年10月,世界最長的,集橋島隧于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引起世界各方關注。世紀工程的背后,包含著郭旭理五年多的執著堅守和拼搏奉獻。2012年10月,郭旭理帶領30余名潛水員進駐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工地,一干就是5年多。5年里,他帶領煙臺打撈局潛水隊高質量完成了33節80米長的沉管的水下安裝任務,單節對接誤差全部控制在3毫米以內,最少的達到了0.8毫米;累計完成近27萬平方米的海底探摸,清理鋼端殼面積3.3萬平方米。郭旭理不僅按照“每次都是第一次”的要求,做好分內工作,使得潛水作業全程順暢、水下檢查和測量作業高效可靠,還主動熱心地在其他工作上幫助建設方出謀劃策,竭心盡力護衛世紀工程工作進展,為港珠澳沉管隧道安裝提供了優質技術支撐和可靠對接保障。在E15節沉管對接時,郭旭理利用自己的經驗堅決建言獻策給項目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林鳴,最終規避了一次重大事故的風險。因為帶隊有方、技術精湛、保障有力、他帶領的團隊先后被大橋管理局授予“碧海蛟龍突擊隊”“建設標兵”等稱號,他個人也先后被授予“建設功臣”“一等功”等榮譽。
工程最忙的時候,郭旭理一年出海300多天。奉獻意味著舍棄,他把身心獻給了工程,留給家人的,就只能是“虧欠”。郭旭理已記不清有多少次在妻子、女兒需要他陪伴的時候,他因執行任務,留下一句“對不起”后離開。
狠抓管理,培育新人,不斷推進潛水隊伍建設
作為潛水工程部的副隊長和安全督察員,郭旭理在管理上也很有一套,他定期組織召開安全例會,通過安全教育,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安全責任意識和安全技能,增強年輕潛水員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主動性、自覺性。郭旭理還特別致力于對年輕潛水員的培養,鼓勵他們提高專業技能,通過雙向選擇給年輕潛水員每人指派一位資歷經驗豐富的老潛水員作師傅,結對子一對一教學,他自己也經常手把手的指導,利用空閑時機,組織年輕潛水員進行技能培訓和崗位練兵,不斷提高年輕潛水員的專業技能,為中國北方救撈事業和煙臺市經略海洋戰略的實施儲備了一批優秀的潛水員。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