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兆兵,男,1961年4月出生,淄博市自然資源局文昌湖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分局信訪辦公室主任。

2013年6月8日,尹兆兵在萌水鎮(zhèn)街頭組織國土資源安全法規(guī)宣傳
信訪工作無小事,“四化”妙方解難題
人們常說,信訪是個筐,什么都能裝。信訪工作無小事,件件關(guān)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guān)系著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通過多年執(zhí)法和信訪工作,尹兆兵摸索出了一套以誠待人、以信取人的信訪“四化四心”工作法,即:日常工作規(guī)范化、民意訴求通暢化、為民服務人性化、調(diào)處矛盾高效化,堅持換位思考、化繁為簡的工作原則,熱心接待、耐心傾聽、細心解釋、精心辦理,先后辦結(jié)信訪事項500余件(次)。
2014年,某村兩派人以土地使用問題為借口,多次聚眾上訪,希望借政府之勢達到各自目的,最多一次聚集上百人圍堵政府機關(guān)大門。這天,剛剛起床的尹兆兵,就接到這幫人又來上訪電話,他飯都沒吃就立即趕到了接訪現(xiàn)場。當他把上訪人接到單位后,雙方矛盾并未平息,反而你來我往、夾槍帶棒,繼續(xù)對峙謾罵,場面一度失控。尹兆兵采取分批分次座談的形式,真誠了解情況,做好調(diào)解,使雙方終于放棄了糾纏不清的歷史遺留問題,答應通過合法手段解決雙方矛盾和問題。此時,天近中午,他自己掏錢在街上買來了200多個包子,送到雙方手上。他用一顆真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避免了事態(tài)擴展。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工作上的矛盾得到了化解,生活中的苦難有時卻不那么容易化解。很多人不知道,外表堅強,工作嚴謹、務實的尹兆兵,生活中卻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
1999年,他的愛人被確診為尿毒癥。一個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了困境。高額的醫(yī)療費成了壓在尹兆兵身上的一副重擔,一條韁鎖。在此后的三年里,他一邊照顧病人,一邊堅持上班。那時,妻子每周要做2-3次血液透析。當醫(yī)生考慮到病人和家人的健康,勸尹兆兵給單位請個假,他卻說,“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咱不能為了自己的小事耽誤公家的大事啊。”就這樣,他每天早晨5點起床,為家人做好早餐,6點再將愛人送去醫(yī)院,8點30分前趕到班上。中午,他再利用休息時間,將愛人接回家,安頓好愛人和兒子后,趕回班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咬牙堅持下來的。2002年,在同事、朋友的幫助下,妻子進行了換腎手術(shù)。當病人從手術(shù)室推出來的那一刻,這三年,面對經(jīng)濟、精神雙重壓力,遇到困難不服輸?shù)蔫F漢子熱淚長流。
挺過來的尹兆兵剛舒一口氣,然而不幸再一次降臨在他的身上。2016年,他剛剛進入華北電力大學讀研的兒子突然被確診為惡性腫瘤。當這一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尹兆兵的天塌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挺過來的,只知道他更加忙碌,更加消瘦,除了面對服務對象,很少看到他往日的笑容。所幸的是,經(jīng)過手術(shù)和放化療治療,兒子的病情得到控制。兒子的病情一好轉(zhuǎn),尹兆兵又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了辦公室。此后,他又開始了醫(yī)院、單位、家庭三點一線的不斷往返。為了不耽誤工作,除了兒子住院時間外,其他復查、會診、取藥,他都盡量安排在周末進行。單位領(lǐng)導和同事多次關(guān)心他的健康,并勸他先照顧好家庭。他卻總是心懷感恩地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大家都不容易。我拿著這份工資,就得干好自己的這份活。再說,我也離不開國土工作。”
干了近三十年國土工作的尹兆兵,多次被評為“全市國土資源系統(tǒng)依法行政和普法宣傳先進個人”“全市國土資源執(zhí)法監(jiān)察和信訪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7月榮獲國家信訪局頒發(fā)的“從事信訪工作二十五年以上榮譽證書”。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