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鄉親,40年看病不收分文
紀義農,男,中共黨員,1961年2月出生,東營市東城街道沙營社區居民,現為東城街道沙營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
紀義農祖輩世代行醫,從小他就對中醫有著濃厚的興趣,別人看小畫書的時候,他在翻閱中醫藥書籍。后來,村里人感恩紀義農一家世代為鄉親免費看病,村里決定出錢讓紀義農去省城進修深造。在一家人的支持下,紀義農進入了山東中醫藥大學進修,他特別珍惜那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畢業時,紀義農19門功課大多數排在前五名,針灸課考到99分,受到老師和同學的一致稱贊。

紀義農正在幫患者做康復。
回鄉后,紀義農心系鄉親,扎根基層,在鄉村醫生崗位上一干就是將近40年。他潛心研究中醫,總結出了操作簡單、無毒副作用、費用低廉、療效確切的“紀氏針灸”療法。在治療感冒、過敏性鼻炎、哮喘、老慢支、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及退行性膝關節病變、皮膚病等病癥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幾根銀針下去,幾次推拿按摩,就能為患者解除病痛折磨,鄉親們都親情地稱呼紀義農為“紀一針”。僅每年治愈或者癥狀得到大幅緩解的退行性膝關節病變和腰椎間盤突出的求醫者就達上千例,為患者解除了痛苦并為他們節省了大筆醫療費。
村改居后,沙營社區有2700多人口,紀義農獨自一人承擔起了沙營社區的衛生服務工作。每年一次的大生化檢查,每年至少四次的居民健康體檢,以及平時的預防保健,讓紀義農常常忙的腳不沾地。一年365天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時間,年三十、初一也不例外。即便是晚上他也會時常抽出時間到路途遠或者行動不方便的患者家中上門送診。非典時期,紀義農更是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始終沖在防控非典第一線,配合上級衛生部門圓滿完成了所在社區非典防控任務。
從醫近40年來,紀義農一直堅持免費給本村的村民針灸按摩,不收一分錢。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大量外地的病人慕名而來,從2013開始,他才象征性地收10元錢。現在每次針灸也只收30元,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 曾有名來自加拿大的患者長年患有頸椎病,全世界求醫卻不見起效。一次偶然的機會從網上得知了紀義農,便專程趕往中國求助,結果半個療程后這名外國患者康復了。
每天,紀義農的診所里人滿為患。紀義農也數不清到底治好了多少疑難雜癥。“這個行業很辛苦,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出一絲意外。”紀義農說,不過令他驕傲的是幾十年來他從未出過任何醫療事故。紀義農在工作之余還熱心公益,他積極響應村里組織的各類扶危濟困、敬老老助學等公益活動,僅為沙營社區社區敬老院累計捐款數額就有四千多元。多年來,他還一對一幫扶沂水縣崔家峪鎮下常莊村貧困學生孫明月、孫明雪姐妹,每年為她們固定提供2000元救助金,直到姐妹倆大學畢業。
紀義農是山東省基層名中醫、東營市最美職工、東營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的先進事跡先后被《東營日報》、東營電視臺、東營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文明網、新浪網、齊魯網、大眾網等國內十幾家媒體報道。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