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崗工人到女企業家,誠信鑄就金字招牌
聶子蓮,女,1965年6月出生,莒縣子連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莒縣女企業家協會成員。2012年被山東省婦聯評為“巾幗增收帶頭人”。

下崗再創業,她憑誠信立足
1995年,正趕上國企改制的浪潮,聶子蓮被迫下崗,雖然丟了工作,但還得繼續生活,下崗后,她先后包過食堂、做過保險。1997年進入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工作后,憑著一股韌勁和以誠待人的工作態度,當年便因工作出色被評為縣優秀營銷員,此后先后出任部門經理和區域經理,2000年獲得中國人壽日照分公司“百名營銷明星”稱號;2001年被中國人壽莒縣分公司評為2001年度優秀展業部經理。
2003年,她在調查莒縣劉官莊鎮塑料行業后,認定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行業。于是她說服家人,用抵押房產籌集來的2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在本應是男人從事的行業中開始了創業之旅。經商講的就是誠信,誠信二字在創業之初便深深刻在了她的腦海里。她秉承誠信經營的理念和永不認輸的堅持贏得了客戶和商業伙伴的信任,慢慢地在塑料制品圈子里站穩了腳跟,并成立了莒縣子連貿易有限公司,十幾年的摸爬滾打,讓她愈發相信誠信的重要性。
自掏腰包履行合同,她是個守信的人
2017年,在一筆總額1000余萬的貨款合同中,供貨商資金鏈斷裂拒絕履行合約,導致聶子蓮公司無法收回該筆合同后續120萬貨款,進而影響120萬轉銷合同的履行。按行業傳統來說,這種時候一般會取消轉銷合同,轉嫁風險。但當別人都勸她毀約,不去履行轉銷合同避免損失的時候,她卻說:“別人毀約不講誠信,咱不能也跟著毀約啊!”最終,她把自己多年來的積蓄全部拿出來給同自己簽訂轉銷合同的客戶,完成了合同約定。
當客戶收到錢的時候,很是激動:“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聶老板還能如約履行合同,是個誠信人,是個可靠的生意伙伴!做貿易最怕的就是對方毀約,以后和聶老板做生意,再也不用擔心這樣的事情了!”
美譽傳千里,誠信成了她最好的名片。聶子蓮憑著自己的經營理念,在塑料制品行業闖出了一片天地。只要是和她做過幾次生意的,無不被她誠信經商的堅守所折服。曾有一位上海的貿易商在網上看到子連貿易公司的商品報價后想向她訂貨,但因為不熟悉,怕碰上皮包公司收了錢就跑。于是便先打了個電話咨詢身邊的商業伙伴是否和子連貿易有過生意往來,商業伙伴告訴他:“不用擔心,這家公司信譽相當好,從來沒出現過毀單情況,你就放心大膽地和她做吧!和聶老板打交道,放心!”于是一筆生意就這么談成了。類似的情況在她身上還有很多,很多合同的簽訂,對方都是沖著這個“從不毀約”的金字招牌來的——因為他們知道聶子蓮做生意,是講誠信的。
捐資助學,幫他人圓夢
聶子蓮一直認為,人不能忘本,一方水土養育了自己,有了能力后就應該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回報社會。2011年,在加入莒縣女企業家協會后,得知婦聯正在開展“高考進線‘貧困母親’家庭女學生助學活動”。在了解到這個活動能夠幫助那些考上了大學卻沒錢的學生,幫她們圓大學夢后,她當即在“一對一幫扶申請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后來,她還積極參加到婦聯“春蕾助學”活動中來,每年資助貧困家庭學習優秀的小學生,改善上學期間的生活。8年過去了,受她資助的學生很多都考上了大學,有些甚至已經工作。其中最讓她感到欣慰的是一位叫張美珍的女學生,考上大學后,給聶子蓮寄來了感謝信。信里寫到:“謝謝您,聶阿姨!是您讓我和其他同學一樣有機會在教室里學習,在學校里安心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遠航。……我不能確定的說我以后一定會成為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多么杰出的人,該怎樣去回報一直幫助著我的社會,但是我敢肯定,我一定會努力,盡量讓自己做得更好!讓您認為對我的幫助是值得的。”聶子蓮表示:“我在資助他們的時候哪想過有什么回報,只是覺得學習這么好卻因為經濟原因不能上大學,實在是太可惜了。能收到感謝信我也很感動,這更堅定了助學的初心,只要我的生意還能做下去,就不會讓助學的事斷了。”
誠信是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時間會淘汰不講信譽的企業,也會讓堅守信譽的企業被社會認可。聶子蓮白手起家,從最初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人才,到最終在塑料行業里立穩腳跟,正是因為她擁有誠信這一企業最大的資本,正如她的客戶所言:“和聶子蓮打交道,放心!”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