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近百萬熱心支教助學
楊雷,女,1972年5月出生,威海匯潔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她曾兩度赴貴州支教,資助多名山區的孩子上學讀書,孩子們親切地叫她“楊媽媽”;她熱心公益,自掏腰包90多萬元,參加公益組織的各項捐資助殘活動;她堅守初心、筑夢前行,成立“微塵愛心志愿者聯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楊雷(前排左三)走進貧困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楊雷(左)接受被幫扶村贈與的錦旗
一、人物介紹
楊雷,女,1972年5月出生,威海匯潔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她曾兩度赴貴州支教,資助多名山區的孩子上學讀書,孩子們親切地叫她“楊媽媽”;她熱心公益,自掏腰包90多萬元,參加公益組織的各項捐資助殘活動;她堅守初心、筑夢前行,成立“微塵愛心志愿者聯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二、主要事跡
支教助學 無怨無悔
楊雷在環翠區嵩山街道經營著一家貿易服務公司。早在2006年,楊雷受一位朋友的影響,便開始資助貧困學生,后來更是報名加入了中國支教聯盟。2012年,中國支教聯盟里的一位英語老師因為家中突發意外,不能前往貴州。大學學習英語專業的楊雷得知消息后,便自告奮勇,代替其支教,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支教之旅。
從青島坐飛機出發,幾經周轉,耗時四天,翻山越嶺最后到達貴州東南部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侗寨。走進山寨,迎接她的是一張張純真的笑臉,讓她瞬間忘記了旅途的疲憊。楊雷支教的是一所中學,她每天跟學生吃住在一起,交流談心、備課、上課、改作業,一天的工作充實又快樂。
在侗寨,不足18歲的孩子經常輟學去鎮上打工,來補貼家用。楊雷了解這一情況后,經常去走訪居民家,希望家長能繼續支持孩子上學,因為對孩子們來說或許只有上學才是他們唯一走出大山的機會。每每看到居民家里貧困的狀況,楊雷經常自己掏腰包資助他們的生活和學費。經過努力,楊雷勸返20多名孩子重返課堂,并對班上的5名初中生實行“一對一”資助,幫助他們繼續讀高中、讀大學。
回到威海以后,楊雷將自己支教的經歷分享給了身邊的朋友,讓不少人產生了共鳴,有了資助貧困學生的想法。為此,2016年9月楊雷再次前往侗寨,開啟了第二次支教之旅。這次,她選擇了教學任務相對較輕的增盈小學,這樣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做家訪。這期間,楊雷一邊跟資助人溝通,一邊與孩子和家長聯系,在她的牽線下,10多名當地孩子實現了與威海企業的“一對一”資助。
熱心公益 傳遞愛心
“侗寨的冬天很冷,看到孩子們時常凍僵的小手,我還為他們募集了冬季棉衣1000多件,盡可能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一些。”楊雷說。
第二次支教之旅結束后,楊雷聯系了多家愛心企業,組織了一次“山東之旅”,帶領山區的17位孩子和12位老師組團游覽了濟南、威海等地,讓他們看看書本上描寫的濟南的冬天和大明湖,看看大海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讓山區的孩子與威海同齡的孩子聯誼,感受一下城市生活。
兩次支教期間,楊雷募集了5000多冊圖書,為學校籌建“幸福讀書屋”2個,流動讀書點10個,希望孩子們能多讀書,多了解外面的精彩的世界,增長見識。目前,募集圖書的數量已增至2萬余冊,“幸福讀書屋”的數量已增至6個。此外,楊雷還為增盈小學捐建校門一座,電教室一個,垃圾焚化爐一座。
楊雷還資助了7人上學,其中,三人正在上大學,4人正在上初中、高中。大學的資助標準為一個學期5000元,高中的資助標準為一個學期4000元,初中的資助標準以前為一個學期500元,今年漲到了600元。此外,為了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從2015年開始,楊雷又成立了“幸福獎學金”。而每當過年過節,這些孩子總是會寫信、發短信或微信為她送上祝福。
2016年底,楊雷加入溫馨工程“精準助殘”,為周邊貧困的33名殘障人士每人資助了價值300元的年貨,幫他們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新年。
楊雷還經常參加公益組織的各項捐資助殘活動,她參加了貫穿全年的“微笑中國”活動。
堅守初心 筑夢前行
“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我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們,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助人的行列,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楊雷說道。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楊雷作為發起人,聚集了10多個朋友以及20多位熱心公益的人士,欲成立“微塵愛心志愿者聯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目前,聯盟的各項手續正在審批當中。雖然聯盟還未正式獲批,但他們已舉辦了不少愛心公益活動:開展“圓夢行動”助30多個貧困學子圓夢、為抗戰老兵修葺房屋、為3000多個老人拍照片洗照片……
這些年來,楊雷已投入了上百萬元做公益,但她仍無緣無悔,沒有停止:她計劃將“幸福讀書屋”的數量增加至10個,她還計劃將公益做到青海,去那里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她堅守初心、筑夢前行,要在公益路上一直前行。
三、獲得的主要榮譽
2018年11月入選“威海好人榜”。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