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好媳婦侍候倆婆婆
魯艷,女,1982年9月出生,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英語教師。從教十多年來,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生活中的她積極向上,樂觀豁達,一片孝心侍候兩個婆婆,用勤勞和堅韌撐起了“半邊天”。

魯艷,女,1982年9月出生,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英語教師。從教十多年來,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生活中的她積極向上,樂觀豁達,一片孝心侍候兩個婆婆,用勤勞和堅韌撐起了“半邊天”。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魯艷丈夫是獨子,因而婚后他們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還有婆婆的婆婆。2011年,魯艷的婆婆突發心肌梗塞,到達醫院后,病情危急,婆婆面色蒼白,嘴唇發紫,醫院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當時魯艷丈夫出差不在家,魯艷努力克制著內心深處的恐懼,顧不得清理滿身的嘔吐物,在各種通知單上簽字,心驚膽戰的聽著醫生的千萬種囑咐,緊抱婆婆因無力垂下的頭,任憑婆婆翻江倒海的嘔吐到自己身上。后來,魯艷陪伴婆婆在省立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婆婆安全地度過了這個難關。
2012年暑假,婆婆又不幸查出了乳腺癌。魯艷跟丈夫商量后決定讓丈夫留在家里照顧家人,孩子送去姥姥家,她去醫院照料婆婆。婆婆手術期間在醫院待了20多天,她一直陪在婆婆身邊,精心照顧婆婆的日常生活,住院期間總有醫生護士對婆婆說:“你這個女兒可真好啊!”每每這時,婆婆總會告訴她們:“這是我兒媳婦”,臉上寫滿了自豪。
出院回家十多天后,魯艷陪著婆婆再一次來到山東省腫瘤醫院進行化療。如果說在省立醫院是對婆婆進行的是身體上的照料,那么在腫瘤醫院的日子更多的則是精神上的開導。在魯艷耐心的開導和陪伴下,婆婆終于走出了低谷,現在婆婆身體健康,逢人就說:“多了個親閨女”。
2013年婆婆身體剛剛有所恢復,公公體檢時又檢查出肺癌,本來公公年輕時車禍傷及腰部導致雙腿不能行走,一直坐在輪椅上,身體狀況不好,這下更是雪上加霜了。這次魯艷丈夫去醫院照顧公公,她在家照顧大病初愈的婆婆和快90的老婆婆,還有上幼兒園的兒子,挑起了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的重擔,有時她感覺很累很累,但還是咬緊牙關挺了過來。
2017年92歲老婆婆摔倒了,之后一直癱倒在床,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神志也越來越不清楚,跟幾個月大的嬰兒無異。因為婆婆身體不好,給老婆婆喂飯,換尿布,清理大便,擦洗身體,就全落在了魯艷的肩上。魯艷精心伺候照料,雖然很辛苦很勞累,也很臟,但魯艷從沒有不耐煩過,總是和聲細語,充滿耐心和愛心。
家庭的重擔絲毫沒有影響魯艷的工作。從教十多年來,她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教學成績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深受領導,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先后多次在新泰市,泰安地區,山東省獲“一師一優課”一等獎,并多次獲得“優秀教師”“優秀志愿者”等稱號。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