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辦案維護法律權威
1999年,黃巍畢業后到博山區法院工作,先后擔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和副庭長,自2010年起,任崮山法庭庭長。始終牢固樹立“人民法官為人民”的服務理念,大膽創新模式,盡心服務群眾,切實化解矛盾,力求案結事了,真正做到了“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真誠辦案維護法律權威的基層法官
黃巍,男,1980年9月生,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崮山法庭庭長。
1999年,黃巍畢業后到博山區法院工作,先后擔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和副庭長,自2010年起,任崮山法庭庭長。始終牢固樹立“人民法官為人民”的服務理念,大膽創新模式,盡心服務群眾,切實化解矛盾,力求案結事了,真正做到了“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黃巍(右一)向市司法局同志們匯報人民調解工作情況
對人民,愛與真誠是他服務的起點
黃巍擔任法官后承辦的第一起案件是一件特殊的離婚案件,雙方當事人都是聾啞人,女方作為原告起訴,男方在嘉祥監獄服刑。這樣的案子處理起來很麻煩,初出茅廬的黃巍不禁產生了畏難情緒,總想圖省事讓原告撤訴。當時一位老庭長及時糾正了黃巍錯誤的想法,要求他理解群眾的難處,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推卸責任。老庭長的話觸動了黃巍,他主動聯系特教中心的啞語老師作為翻譯人,迅速趕到嘉祥監獄妥善處理了這起離婚案件。從那以后黃巍始終要求自己用真誠的心去關愛他人,做一個一心為民的正直、善良的合格法官。黃巍對于真誠的理解是:永遠把當事人當做朋友,讓他們在真誠中感受法律的威嚴和力量,也讓他們真正地信任法官、支持法官的工作。
求公正,細節與高效是他服務的根本原則
老百姓打官司,并不僅僅在于獲得一紙公正的判決,更重要的是要把他們關心的問題盡快圓滿地解決。2010年,博山鎮朱家莊的一個在建車間房梁倒塌造成兩人重傷,因付不起醫療費,兩名傷者將包工頭與廠家起訴到崮山法庭。這兩起案子的法律關系并不復雜,就是包工頭承擔賠償責任,廠家承擔連帶責任,但包工頭和廠家不斷相互推脫,使案子陷入了僵局。如按法律程序審理作出公正判決并沒有問題,但時間就會拖下去,等到判決書生效,幾個月又過去了,兩位傷者的傷情還會繼續加重,因此案子按部就班處理并非受害人所愿,盡快拿錢救命才是受害人的迫切需求。于是黃巍暫行繞開包工頭,直接在傷者與廠家之間調解,最終達成了廠家部分補償損失,傷者放棄追究全部連帶責任的協議,由廠家分別補償兩名傷者6萬元,包工頭的雇主責任則再另案處理,高效解了傷者燃眉之急。
維和諧,創新與時代感是他服務的新內涵
黃巍在法院已經工作了20個春秋,他在辦案過程中總結出“感情調解法”,曾作為辦案經驗在《淄博法苑》刊登推廣。為方便山區群眾,他變“被動收案”為“主動排查”,創立了“一村一月一訪”的“三個一”矛盾糾紛預警機制;變“坐堂問案”為“巡回辦案”,建成了淄博市首家移動科技法庭;變“一處法庭”為“多處辦公”,設立了法官便民工作站,切實方便群眾;變“一人調解”為“團隊調解”,組織成立了兩個由法官和駐地人大代表組成的調解小組,前往當事人家中,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糾紛。法庭近三年來沒有發生新的信訪案件,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表彰為“零錯案、零投訴、零上訪”競賽活動優秀單位,2017年榮立集體三等功,2019年被授予“淄博市青年文明號”。
倡廉潔,奉獻與恪守是他服務的永恒追求
黃巍是土生土長的博山人,又在自己的家鄉從事著司法工作,最難過的就是“人情關”。但不管親朋還是好友,任何法外容情的事在他那里都開不了口子,他寧愿成為親友口中的“忘情人”,也絕不拿國家神圣的法律做交易!2011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一位親戚從老家進城找到了黃巍。原來親戚家的表弟被一個東北女孩騙婚,現在已是人財兩空。表弟為了能盡快擺脫這樣的婚姻關系,急著找黃巍辦離婚手續。但黃巍一問,方知女方離家才三個月,就跟親戚解釋:現在雙方分居不滿兩年,不符合公告離婚的條件。親戚一聽就急了,她開導黃巍說“女方不可能再回來了,你辦了離婚,沒人知道,也不會有麻煩。”親戚說的未嘗不是事實,這樣的人情似乎也是可以送的,但一想到這樣辦案就是“違法”,黃巍還是語氣和緩但態度堅定地拒絕了親戚。場面冷了下來,親戚憤憤地摔門而去。從此以后,親戚已是形同陌路,但“心底無私天地寬”,黃巍并不后悔。
近年來,黃巍榮立三等功一次,先后獲評“淄博市十大政法標兵”提名獎、“博山區杰出青年衛士”“博山區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入選“淄博好人榜”。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