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漢子"上演莒城大愛
2月2日,農歷大年二十八。陳安玉駕車行駛在向陽北路上,此時,他發現前方一輛SUV汽車車頂上,一個黑色的布袋子因為慣性,一下子被甩了下來。看到前車掉落了東西,陳安玉馬上停車,撿起袋子,想也沒想,直接上車駕車向失主追去。

陳安玉和失主姜海員等人
陳安玉,男,日照市莒縣稅務局第二分局職工
事跡簡介:
2月2日,農歷大年二十八。陳安玉駕車行駛在向陽北路上,此時,他發現前方一輛SUV汽車車頂上,一個黑色的布袋子因為慣性,一下子被甩了下來。看到前車掉落了東西,陳安玉馬上停車,撿起袋子,想也沒想,直接上車駕車向失主追去。
由于臨近市場,又是中午時段,向陽北路上非常擁擠。在后方緊追不舍的陳安玉內心非常著急,一邊按喇叭、一邊不停地閃大燈,緊跟在失主車子后面希望能停下來。既然對方不停車,那就把他別停。陳安玉一邊保持安全駕駛,一邊試圖超過失主的汽車。一次超車不成功,就兩次;兩次不成,就三次。終于成功將失主車輛別停,陳安玉下車二話不說,便將裝滿10萬現金的袋子塞給失主。

陳安玉和姜海員
詳細事跡:
超車3次追還10萬現金
在莒縣稅務局第二分局,記者見到了陳安玉。提起一個月前超車追還現金經過,這位樸實的漢子一直笑著說“這不算啥”。2月2日,農歷大年二十八。中午下班后的陳安玉,在城區北關集市場采購完年貨之后,像往常一樣駕車行駛在向陽北路上。此時,他發現前方一輛SUV汽車車頂上,一個黑色的布袋子隨風飄揚。
“前邊這個車,突然一加速,車頂上那個黑袋子因為慣性,一下子被甩了下來。我就急忙按喇叭、閃大燈提醒這個車主。”陳安玉告訴記者,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前車車主停也沒停就開走了。
看到前車掉落了東西,陳安玉馬上停車,走上前去,一把撿起袋子,想也沒想,直接上車駕車向失主追去。“是錢!這么一袋子肯定數額不小!臨過年了,誰要是丟了那年就過不安頓了。”
由于臨近市場,又是中午時段,即使寬敞的向陽北路上也因為車多、行人多,顯得非常擁擠,通行非常緩慢。在后方緊追不舍的陳安玉內心非常著急,一邊按喇叭、一邊不停地閃大燈,緊跟在失主車子后面希望能停下來。“可能人家以為是不懷好意吧,一直沒停下來。”陳安玉笑著說。
既然對方不停車,那就把他別停。陳安玉一邊保持安全駕駛,一邊試圖超過失主的汽車。一次超車不成功,就兩次;兩次不成,就三次。終于經過不斷嘗試之后,成功將失主車輛別停,陳安玉下車二話不說,便將裝滿現金的袋子塞給失主。
為找恩人“蹲守”一個月
當得知記者正在采訪陳安玉,失主姜海員找到記者,一個勁地表示“多虧了陳大哥”,激動的感恩之情無以言表。
原來,從事建筑材料生意的姜海員大年二十八當天剛剛接收了10萬元的現金款,因為年底工作繁雜,他便將裝滿現金的袋子隨手放到了自己汽車車頂。等他忙完手頭工作回到車里,卻將現金還在車頂事忘得一干二凈。
隨后,失主姜海員便“馱著”整整10萬元現金,準備回去給工人發工資。經過向陽北路時,汽車加速,10萬元現金從車頂掉落,姜海員卻依舊渾然不知,而此時陳安玉正好經過。
“陳大哥開車在后邊追,不停按喇叭、閃大燈,我還在想是誰脾氣這么急。”失主姜海員苦笑著告訴記者,他當時滿腦子都想著怎么快點把把這10萬元發到工人手里,一邊趕著路,完全沒有顧及到身后焦急追趕的陳安玉。
直到陳安玉把姜海員的車子別停,將裝有10萬元現金的袋子塞給自己之后,姜海員這才煥然大悟。“青年,掉了錢啊,以后注意點。”姜海員清楚地記著陳安玉把錢交給他,說了這一句話,便轉身開車離開了。
等姜海員回過神來,陳安玉已經駕車走了很遠了。本來是陳安玉追著姜海員給錢,現在變成了姜海員追著陳安玉,只為道一聲感謝。可還是因為道路車多、行人多,陳安玉駕車轉個彎之后,便就不見了蹤影。
失主姜海員終于在年前順利地給工人結清了工資,了卻了心頭一件大事。可未曾當面向這位“恩人”道一聲謝謝,卻又成了他的心事。過了年,姜海員便每天一有時間,就從向陽北路那里經過,并不斷向周圍市民打聽“恩人”下落,就這樣姜海員一直在向陽北路“蹲守”等待著,一等就是一個多月。
直到3月11日,姜海員的朋友到稅務局辦業務,發現樓下一輛車很像姜海員描述的“恩人”的車。姜海員急忙趕來,最終,將歷經一個多月的尋找,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陳大哥人是真的好,我想用給現金的方式感謝他,他拒絕了;我想做個錦旗,他也不要。”失主姜海員激動地說。
雷鋒精神的堅定踐行者
說起陳安玉,和他相識最久的莒縣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王超溪有一肚子說不完的話,“陳安玉別看他話不多,但是他為人善良,對什么事都特別熱心……”
“除了輔助我管理后勤工作,單位里電腦、線路、門窗、桌椅等,哪里出了問題,他都第一時間去幫忙修理。”王超溪說,“這不今天早上,他上班路上遇到發生車禍,也是第一時間沖上去,把人救了出去。”
“年前下了這幾場大雪,每次掃雪都有他的身影……”“下雪天送孩子上學,直接在學校門口幫忙掃雪……”“安裝各種設備的時候,他都親自上陣盯著、下手幫忙……”說起陳安玉做的好事,他周圍的工作人員贊口不絕。
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撿到現金歸還給失主;這又是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莒縣好人”。
莒縣市民陳安玉面對巨額現金,毫不動心,多次超車追還失主;莒縣市民姜海員,不忘感恩,“蹲守”一個多月,終于尋得“恩人”。這是新時代文明的生動實踐,是大義莒縣、千年古城中勞動人民的真實寫照。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名譽,但卻在自己平凡的人生旅程中塑造了一種不平凡的雷鋒精神,讓這種精神成為一種力量,溫暖了每一個人。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