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術妙手回春
王帥之、彭金政,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2017級老年護理2班學生。他們連續(xù)六個月義務為貧困患者李炳坤針灸治療的事跡感動了周圍的人。

王帥之、彭金政,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2017級老年護理2班學生。他們連續(xù)六個月義務為貧困患者李炳坤針灸治療的事跡感動了周圍的人。
2018年12月22日,泰安市岱岳區(qū)耿家莊李炳坤79歲的母親找到在泰山護理職業(yè)學院工作的鄉(xiāng)親陳碩代,非要坐他的電動車去學校送一面錦旗。也正是這面錦旗,才讓這兩名學生的愛心事跡“浮出水面”。
說起這事的起因,是學校當宿舍管理員的陳碩代在宿舍樓門口遇到了因去敬老院給老人做義務按摩而晚歸的王帥之,就拜托他去給村里癱瘓在床的兄弟看看,王帥之當時就點頭說愿意去試試。
陳碩代口中的這位兄弟,正是病人李炳坤。59歲的李炳坤唯一的兒子兩年前因病去世,老兩口靠種花生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幾年前翻蓋了房子欠下的債還沒還上,村里給他們家辦理了低保。2018年4月份,他在河邊釣魚時突發(fā)腦出血導致癱瘓。當時鄉(xiāng)親們把他送到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但因為沒錢治又只能回到家里。了解情況后,王帥之決定義務為這位貧困患者進行康復護理。一個月后,王帥之的同學彭金政聽說了此事,主動要求去幫忙。
第一次走進李炳坤家時,王帥之的感覺并不好,李大爺當時已經臥床一個多月了,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屋里的味兒不太好聞,全身都不能動彈,只有眼珠還有些活氣。擔心他得褥瘡,王帥之就戴上口罩幫他按摩和翻身。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又增加了刮痧、按摩康復等康復項目。李炳坤原本沒有知覺的胳膊漸漸有了感覺。微妙的變化讓王帥之和彭金政看到了希望,兩人決定每周給李大爺做兩次治療。
就這樣,兩人騎著一輛破舊摩托,捧著一個醫(yī)藥箱,不嫌臟也不嫌累的堅持了6個多月。夏天有時會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淋成“落湯雞”,冬天小摩托打火都得蹬好久,路上風吹得手和臉都麻木了。這期間兩人曾經想過放棄,可每當看到李大爺?shù)牟∫稽c點見好,他倆就一次次下決心要堅持下來,刮風下雨都擋不住。
在王帥之、彭金政的精心照護和治療下,李炳坤的病情一天天好起來。從當初的臥床不起到逐漸在床上坐起;從一側肢體癱瘓,另一側肢體只能輕微活動,到現(xiàn)在能下床走路;從當初的不能說話,到現(xiàn)在可以清楚的表達;從當初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照護,到如今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他們連續(xù)六個月的義務康復治療,讓貧困患者李炳坤近乎奇跡般的康復。李炳坤的身體逐漸康復,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極大程度減輕了這個貧困家庭的負擔。
為表達感激之情,李炳坤母親向王帥之和彭金政同學送來了一面“妙手神技 仁心仁術”的錦旗。他們的事跡在齊魯衛(wèi)視“小溪辦事”欄目、《齊魯晚報》、大眾網和《泰山晚報》等主流新聞媒體均被刊發(fā)報道,這種心系困難群眾,默默無聞為貧困患者提供康復治療服務的精神贏得了廣大市民和全社會的廣泛贊譽。
王帥之、彭金政同學在學校里也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王帥之先后被授予“2017-2018年度優(yōu)秀志愿者”、“ 2017-2018年度優(yōu)秀共青團員”、“ 2017年度泰山國際馬拉松優(yōu)秀志愿者”和“2018-2019年度優(yōu)秀義工”, 彭金政被評為2017--2018年度優(yōu)秀共青團員。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