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京華,男,1970年生,平邑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
他的妻子患多種慢性病,手腳都已變形行動不便,王京華主動當起“家庭煮夫”,精心照顧妻女生活,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由于父母親患慢性病,岳父母身體虛弱,他數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們,是親朋心中的“好兒子”。
王京華與妻子婚后育有二女,生活雖算不上富足但也美滿。02年以后,妻子逐漸患上類風濕、冠心病,頸椎和腰椎情況也逐漸惡劣,手和腳都已變形,每逢天氣變化時完全不能動,生活一度不能自理。妻子的病情隨著時間流逝加重,甚至走路時稍有不慎就會跌倒,倒在地上無法起身。王京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包攬了家里所有洗衣做飯、縫縫補補的事情,盡量給妻子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生活環境。
父母生育了王京華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最小,卻自幼愛父母、疼兄姐。2006年,母親患病癱瘓在床,王京華不攀不比,帶頭照顧母親8年,照顧洗漱、端飯喂水,王京華都是親力親為。期間,岳母又患上了腦瘤,接受開顱手術后一直癱瘓在床,為了減輕內兄妹的壓力,他主動提出將岳父母接到自己家中贍養。手術后的岳母沒有任何意識,為了不讓老人生褥瘡,他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為岳母擦洗身體、清理大小便,每天光洗尿布就得滿滿兩大盆三四十塊。即使身體再疲憊、工作壓力再大,他也沒有絲毫怨言,還常常安慰妻子:“你把自己照顧好就是給我最大的支持,我一個大老爺們兒怎么照顧不好咱媽?”為了讓岳母睡得舒服一些,王京華每天半夜時分還要為老人翻身,“聰明”的他在病床邊撐上一張鋼絲床,守護在老人身邊。
王京華的父親已經95歲高齡,一直跟著小兒子夫婦生活。老人十年前不慎跌倒,更換了兩腿股骨頭,只能依靠雙拐行走活動。數十年來,王京華堅持親自給老人泡腳洗澡,從不間斷。而岳父身體不太好,每日晚睡的王京華還要早起,陪老人散步、鍛煉,幫助增強體質,還經常尋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兒逗老人開心,陪老人聊天解悶,成為岳的親密摯友和避風港灣。
然而,王京華自己的身體也不好,二十多年來一直患有股骨頭壞死,一疼起來便無法正常行走,但一想起家中需要照顧的親人,所有的疼痛便都拋到了腦后。作為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他的工資僅能勉強糊口,可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物的錢他卻從不來不節省。每逢老人過生日,他都會精心準備生日禮物;逢年過節,他都會張羅飯菜,全家人齊聚一堂共同感受溫馨,體味家的味道。
其實王京華對這個家庭的不離不棄和披星戴月的苦力支撐,親人們心里充滿著無限的感激,感覺無比的心疼。他的肩膀,扛住的豈止是家庭的重擔,他扛住的是一份責任,是生命的重量,是孝親的大愛啊!兄弟姐妹體諒王京華辛苦,多次主動將老人們接到自己家中照顧,可老人們最終又主動要求回到王京華家里,七口人擠在七、八十平米的老房子里。用岳父的話說,女婿照顧得好,在一起生活習慣了,不愿意走。
女婿有情,滌親尿布無嫌怨;孝子誠心,力報祖恩有德行。王京華堅信“愛大于天”,他精心呵護著妻子,細心照料著父親、岳父母三位老人,用一顆至善至孝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個角落,感動著身邊的每個人。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