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魂警徽鑄忠誠
劉騰飛,1982年11月出生,臨沂市費縣新莊鎮新照鎮莊村人,2001年12月入伍,上尉警銜,現任武警貴州省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副營職中隊長。

劉騰飛,1982年11月出生,臨沂市費縣新莊鎮新照鎮莊村人,2001年12月入伍,上尉警銜,現任武警貴州省總隊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副營職中隊長。
出生在沂蒙山腳下,聽著紅色故事長大的劉騰飛,從小就崇拜英雄、向往軍營。2001年12月,劉騰飛帶著家人的囑托離開費縣老家參軍入伍,來到了部隊。入伍的那一天,他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要當就要當有本事的兵。
3個月的新兵集訓之后,因成績突出被分到了特戰崗位。但從一名普通隊員成長為特戰精英,劉騰飛經歷了無數次的坎坷與挫折,苦累伴著傷痛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戰友練100個俯臥撐,他就練150個,戰友們跑輕裝五公里,他就自己加上綁腿負重跑;腰扭傷了,貼上膏藥繼續練;腳腕腫了,扎上繃帶照樣練,同隊的戰友都稱他為“拼命三郎”。功夫不負苦心人,經歷過層層選拔之后,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特戰隊員。
由于服役期間表現突出,2007年,劉騰飛被提干,但他并沒有因此驕傲自滿,而是以更嚴格的要求投入到作戰訓練中。2011年,他所在支隊接到總隊特戰骨干比武集訓任務后,劉騰飛主動請纓,強烈要求參加集訓。
剛進特戰集訓隊的時候,劉騰飛的軍事素質并不拔尖,為了從眾多優秀選手中脫穎而出,他暗暗告誡自己:只有經過煉獄般的考驗,才會有脫胎換骨的改變。
平時訓練,別人練一遍,他就練十遍,別人端槍一次端10分鐘,他就端半小時,業余時間自己給自己“開小灶”,堅持每天晚上“五個一百”,不斷增強自身素質。他每天要在酷暑肆虐的操場上進行近10小時的高強度訓練,一天下來,衣服和臉上都是發白的鹽水結晶。練引體向上,手心練得水泡摞血泡,痛得伸不開手指,連筷子都拿不住,吃飯只有用手抓著筷子往嘴里扒,但他咬著牙根訓練。
通過長時間的努力,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兌現了自己的錚錚誓言。百余名特戰預備隊員經過3個月的強化訓練后,經過層層帥選和淘汰,只剩下5名隊員可以參加武警部隊的“魔鬼周訓練”,而劉騰飛,正是其中一人。
“軍人生來為打仗,只要軍裝一天在身上,就應該保持‘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負戈’的精神狀態,唯有箭在弦上,才能不辱使命!”劉騰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一次次的急難險重任務中,他始終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英勇頑強,沖鋒在前,任務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危險在哪里,他就沖在哪里。
2011年6月,有著“魔鬼周訓練”之稱的武警部隊特戰集訓開始,時任中隊長的劉騰飛帶領4名特戰隊員代表總隊參加集訓,在決戰決勝的10多個日夜里,他們在廁所里就餐、污水中憋氣、靶壕內睡覺、泥潭中摔打,負重50公斤奔襲十公里,低姿匍匐通過一百米長的鎖橋,用沾滿血水的膝蓋爬過有毒的草地,連續十次沖上幾百米高的山頭,喝著魚塘里已經發綠的水,扛著幾百斤的原木奔襲……憑借過硬的本領和頑強的毅力,終于戰勝了種種嚴酷訓練,以優異的成績為總隊贏得了2枚寶貴的“勇士勛章”。
入伍18年來,劉騰飛9次榮立戰功。從新兵下隊開始就在特戰崗位上奮斗,他也從一名新兵成長為大隊長,雖然年齡大、資歷老,但是這名“老特戰隊員”卻一點也不服輸,仍然戰斗在一線。先后完成重大活動安保、臨時警衛、武器押運等任務20余次;參加國際地鐵反劫持研討會、以色列反恐集訓,榮獲“以色列反恐警察勛章”。他鉆研總結出8種實戰訓練方法,摸索出5種科學帶兵規律在部隊廣泛推廣。2011年參加武警部隊特戰比武榮獲“勇士勛章”。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 2018年被評為第二十一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