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真至純味道回饋顧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幾年打拼,現在通過實體店和微商等形式代理劉宗義博山傳統美食的人已經達到了三四百人。“自力更生,用努力贏得自己的幸福生活,還能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增加收入,收獲快樂。這不就是這個美好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么?”對于幸福生活,劉宗義的想法簡單而美好。

2018年10月,劉宗義在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店
劉宗義,男,1963年5月生,淄博市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居民。
今年56歲的劉宗義出生在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20歲那年一場交通意外讓他失去了雙腿。堅強樂觀的他并沒有被這場災禍打倒,他告訴自己沒有雙腿,還有雙手,他要用雙手努力贏得自己的幸福生活。賣陶瓷、開工藝品店、開飯店……一個個行業留下了他揮灑汗水的身影。2009年,他來到張店定居,開始新的拼搏生活。
有以前開飯店的經驗積累,加上他愛鉆研探索的性格,在體育場街道創業就業指導員的協調幫助下,他把以純手工辣椒醬為主的博山傳統菜肴作為事業的努力方向。剛開始他一個人在家里制作,在一位位老顧客的口碑宣傳下,他精心研制配方、純手工制作的辣椒醬用扎實的用料和獨特的味道引得回頭客不斷,慢慢在市場上小有名氣,他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2016年夏天,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網格員李厥堂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他的情況,精心策劃、幫助他在鄰居節“社區百家宴”上驚艷亮相,他妻子現場用手工辣椒醬調制的幾個菜品被參加活動的居民搶食一空,也成功引起現場淄博市電視臺記者的注意,上了“美食淄博”欄目。名氣有了,訂購電話不斷了,他就想著怎么提高產品的衛生和質量標準,讓顧客買得放心。
興喬社區居委會針對他在創業資金上的困難,幫助他聯系落實了小額貸款,幫他搬進了杜科社區沿街營業房。他決定用寬敞明亮、干凈衛生的專用制作間、新鮮純正的食材、簡約精致的包裝回饋社會對他的認可和幫助。
為了保證辣椒醬味道的獨特純正,每天所有的辣椒醬都是他親自炒制。“中國傳統食品更多的是廚師對一種菜肴的認識和積累,火候的把握是廚師秘訣所在。同樣的配方和食材,如果不同的廚師制作,就會有不同的味道。我必須對顧客負責。”對于辣椒醬口味的統一,劉宗義要求得近乎苛刻。一鍋炒制20千克左右,每鍋需要炒制四五個小時。到了春節前夕,市場需求旺盛,劉宗義往往同時炒制兩鍋,每天忙至凌晨。稍事休息,凌晨兩點就要去蔬菜市場采購最新鮮純正的食材。雖然是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但是他做到了普通人都難以做到的拼搏和付出。天道酬勤,2018年4月11日,他的淄博酈日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登記成立。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幾年打拼,現在通過實體店和微商等形式代理劉宗義博山傳統美食的人已經達到了三四百人。“自力更生,用努力贏得自己的幸福生活,還能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增加收入,收獲快樂。這不就是這個美好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么?”對于幸福生活,劉宗義的想法簡單而美好。
2019年2月,劉宗義入選“淄博好人榜”。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