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誠信與責任書寫放心
七年來,劉大鵬一直致力于無公害草莓的種植。他種植的草莓均達到GB2763—2014標準檢驗,真正做到了22種農藥無殘留。他成立的喜來枝果蔬合作社也成為乳山市唯一一家“零殘留”草莓合作社,讓乳山人民吃上了真正的零殘留放心草莓。

劉大鵬,男,1974年12月出生,乳山市夏村鎮清口澗村村民。七年來,劉大鵬一直致力于無公害草莓的種植。他種植的草莓均達到GB2763—2014標準檢驗,真正做到了22種農藥無殘留。他成立的喜來枝果蔬合作社也成為乳山市唯一一家“零殘留”草莓合作社,讓乳山人民吃上了真正的零殘留放心草莓。
劉大鵬的喜來枝果蔬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是乳山市目前唯一一家“零殘留”草莓合作社。劉大鵬自入行以來一直不忘誠信經營的初心,堅持有機種植。在喜來枝合作社成立之前,劉大鵬已經有5年的草莓種植經驗了,為了保證草莓無公害,他一直秉承生態化種植的理念,使用有機肥料,通過蜜蜂授粉,不添加任何激素,附近的鄉親鄰里都喜歡光顧他的草莓大棚,因為親眼看到劉大鵬的誠信種植,吃起來放心踏實。但是劉大鵬并不滿足于現狀,他農閑的時候就到各地學習先進技術,對草莓的品質精益求精,想讓顧客能吃到最健康、最放心的草莓。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朋友介紹說煙臺龍口的新型草莓大棚項目發展前景很好,便和朋友一同前去考察。看到別人墻上掛著的“零殘留”草莓檢驗報告,再看著采摘園的熱鬧景象,劉大鵬當下便決定回去就改,做乳山人自己的“零殘留”草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毀掉已經種了5年的草莓大棚,劉大鵬心中萬分不舍。“剛開始我也舍不得,這些大棚就和自己養的孩子一樣,都有感情了,但是舍不得也不行啊,為了讓鄉親們吃上真正的放心草莓,只能都撤了。”劉大鵬感慨道。
從新草莓大棚建設初期開始,劉大鵬就潛心于無公害種植的鉆研。為了讓草莓有個好收成,劉大鵬經常外出學習,煙臺、龍口、文登到處都能看到他學習的身影,為了攻克技術難關,他還專門請了一名技術員現場指導。為了打造無公害、零殘留的草莓生長環境,他請來專家進行測土配方,根據土壤酸堿度和微量元素含量,使用牛糞、豬糞、豆粕漚制生物菌肥作為底肥。在防治病蟲害方面,劉大鵬聽取技術員的意見,把中草藥研磨成粉面,撒在土壤中預防地下害蟲。這樣一來前期的投資成本十分高,身邊好多人都勸說劉大鵬采用普通方式栽種,等后期少打點農藥就行,但都被劉大鵬一口回絕了,“我做的就是無公害草莓,用一點化學農藥都不行。”為了增加產量,提高質量,劉大鵬還在每個大棚里都安裝了光控補光燈具,保證草莓每天至少12個小時的充足光照,同時懸掛二氧化碳氣體肥,幫助草莓進行光合作用。而后期的維護過程中,劉大鵬也始終堅持無害化管理,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只用生物制劑。劉大鵬介紹說,“我們前期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培養生物菌群來抑制病蟲害,一旦使用化學制劑,菌群立馬就會被破壞,一切努力就都白費了。”
雖然劉大鵬對無公害草莓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但對這種現代農業產業還是有點不放心。于是劉大鵬就在無公害草莓大棚旁建造了一個大小、采光完全相同的傳統方式種植棚,通過實實在在的對比,看看無公害草莓是不是真的高產量高品質。口說無憑。草莓成熟后,劉大鵬帶著3公斤的草莓樣本來到市檢驗檢測中心,請專家對草莓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為確保檢驗結果真實有效,市檢驗檢測中心的專家們還先后兩次到草莓大棚進行隨機抽樣檢測。結果顯示,該合作社的草莓按GB2763—2014標準檢驗,所檢項目符合標準要求,這意味著劉大鵬種出的無公害草莓真正做到了22種農藥無殘留,該合作社也成為我市唯一一家“零殘留”草莓合作社。
2016年冬天,喜來枝果蔬合作社迎來了草莓的收獲季節,不少市民選擇在節假日等空閑時間帶著家人一起前來采摘。采訪期間,市民李女士帶著女兒來到采摘園,“現在大家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有這樣的無公害草莓,帶著孩子來吃,貴點也放心呀。”李女士對記者說。為了讓更多的市民認可他的草莓,劉大鵬不僅開展無公害草莓免費試吃活動,還免費為機關幼兒園、市特殊教育學校送去兩種草莓對比,為自己贏得了信任,也讓更多市民吃到放心草莓。
通過和實驗大棚對比,單個無公害大棚的草莓產出量比傳統大棚產出量多1000余斤,種植第一年單棚年產就能達到5000多斤,而且口感更好。像這樣的無公害大棚,劉大鵬在清口澗村已經建了18個,2017年準備規劃在北江村再建10個。“我做這個就是憑良心,為的就是讓咱們乳山人也能吃上‘零殘留’的放心草莓,我會堅持這個理念一直做下去的!”劉大鵬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李潤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