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金煥是個熱心腸,無論對同事還是學生,都非常熱情親切。在工作中,她愛生親生,愛崗敬業。她與學生建立了親近的關系,受到學生的喜愛。50歲的她,不僅擔任兩個班級的英語教學工作,還任學校教科所副所長,常常為整理教案、聽課記錄而加班到深夜。
10月28日晚,崔金煥乘坐K332次列車回家。列車開出天津站半個小時左右,列車上傳來列車長陳春偉的求助廣播:一名孕婦出現臨盆征兆,號召醫護工作者前來伸出援手。
“我在5車廂,孕婦在14車廂。我當時沒有聽清楚是孕婦臨產,自以為天氣轉涼,可能是有乘客出現了心梗。”搶救時間是黃金4分鐘。崔金煥說,她自學過一些急救知識,來不及多想,便在列車狹窄的走廊內,快速朝14車廂奔去。當跑到9車廂時,她遇上了臨產的孕婦和其丈夫。此時,在列車長的安排下,2車廂已經搭建了一個“臨時產房”。于是,崔金煥、另一名從事醫學工作的乘客和這對夫婦一塊趕往2車廂。
其間,孕婦疼痛難忍。崔金煥根據自己的所學醫學知識,告訴孕婦:“再疼也得走,走走有利于生產。”并詢問她丈夫是否做過產前檢查,胎位是否正?檢查結果是胎位不正。崔金煥說:“當時就快速的想,這種情況該如何幫助產婦順利生下孩子”。
很快就到了2車廂。孕婦被抬到“臨時產床”上,崔金煥和另一名從事醫學工作的乘客分工合作,先把產婦的下衣脫下來,對方扶著產婦的腿,她則助產。大約5分鐘后,嬰兒的小腳丫先露出來,這是逆生。這種情況就是在醫院生產也十分危險,更不用說他們兩個人既都不是醫生又沒有專業器械。崔金煥又緊張又害怕,而且孕婦此時十分虛弱,痛苦難忍。她不停地輕拍著孕婦,安撫產婦情緒,給她加油。很快,孩子的兩個胳膊又出來了。
令人焦急的是,胎兒的頭部卡在宮腔內,一時無法產出,情況也十分危險。看著胎兒臍帶纏繞在身上,崔金煥迅速給其理順,并大聲呼喊列車員準備剪刀和打火機。她想用火消毒,盡快給孕婦做側切手術,好讓胎兒順利分娩。
緊急時刻,一名退休的產科大夫(葛醫生)趕到“臨時產房”,其利用熟練的醫術,把胎兒輕輕轉動下,便把胎兒接生出來。這是一名早產的男嬰。但是孩子生下來了卻沒有哭聲,羊水沒吐出來,呼吸不暢。
葛大夫摸了摸嬰兒的胸部,欣喜地說:“有心跳。”崔金煥說,她倆馬上又投入進一步的救助中:葛大夫按壓嬰兒的心臟,她則按壓幫助孩子呼吸的穴位。緊接著,崔金煥左手提起孩子的腳丫,右手輕輕拍打孩子的屁股,以讓孩子盡快吐出羊水。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也沒成功……直到崔金煥第四次提起孩子的腳丫,孩子才有了正常的呼吸,并發出了來到人間的“第一聲啼哭”。
這一聲啼哭,標志著孩子越過了生命的一大險關。
隨后,大家把孩子包裹好,等待列車到達霸州站,當地120急救人員已經在現場等候。
“孩子發出第一聲啼哭時,我頓時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百感交集,甚至有些后怕,畢竟自己不是專業大夫。”崔金煥說,激動之余,她抱著嬰兒合了影以留紀念。隨后,列車很快到達霸州站,等候在車站內的當地急救人員將母子倆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事情已經過去幾天了,崔金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成了名人,而且她的事跡還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和《朝聞天下》等進行了報道。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