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載公益路點亮幸福燈
管清江同志出生于1978年1月,中共黨員,高級教師。該同志工作22年,堅持參加無償獻血18年,在工作中關愛學生,幫扶貧困學生,工作之余,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在日照市消防志愿者協(xié)會、東港區(qū)牽手關愛行動、東港區(qū)小桔燈志愿服務站等多個志愿團體中均發(fā)揮重要作用,先后榮獲日照市首屆最美志愿者、日照市首屆熱心消防公益獎先進個人、東港區(qū)牽手關愛行動標兵等榮譽稱號,日照電視臺、日照廣播電臺、齊魯晚報、日照日報、黃海晨刊、等主流媒體多次對他的事跡進行專題宣傳報道。

管清江同志出生于1978年1月,中共黨員,高級教師。該同志工作22年,堅持參加無償獻血18年,在工作中關愛學生,幫扶貧困學生,工作之余,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在日照市消防志愿者協(xié)會、東港區(qū)牽手關愛行動、東港區(qū)小桔燈志愿服務站等多個志愿團體中均發(fā)揮重要作用,先后榮獲日照市首屆最美志愿者、日照市首屆熱心消防公益獎先進個人、東港區(qū)牽手關愛行動標兵等榮譽稱號,日照電視臺、日照廣播電臺、齊魯晚報、日照日報、黃海晨刊、等主流媒體多次對他的事跡進行專題宣傳報道。
該同志堅持參加無償獻血。
2000年4月,管清江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在18年前,獻血還不像現(xiàn)在被較普遍的接受,特別是家里親人更是強烈反對,擔心獻血會影響身體。當管清江的母親知道兒子參加無償獻血之后,又是氣憤又是心疼,但管清江自我感覺獻血之后并沒有什么特別反應。于是,自此一發(fā)不可收,管清江在無償獻血的路上一直堅持到2018年。這18年間,他一共參加無償獻血19次,獻血總量達6600cc。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他都盡量把獻血安排在元旦假期,但即便是正常工作期間,他也從來沒有因為參加獻血休息哪怕一天。
2011年7月,他接到市中心血站的求援電話,得知市醫(yī)院有一名患者動手術急需血小板用作治療,放下電話他就趕到市中心血站捐獻了200cc的血小板,緩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2013年,他毅然決然的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登記,HLA分型資料匯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5年,獲全國無償獻血銅獎。
該同志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活動。
2008年9月8日,一個偶然的機會管清江同志加入了日照市青年消防志愿者協(xié)會,到今天,消防志愿者的身份相伴著他整整十年,他也從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成長為志愿者協(xié)會的骨干,2012年開始擔任協(xié)會的副會長。
在這十年的時間里,他利用業(yè)余時間,以滿腔的熱情積極參加到消防志愿者服務支隊組織的招募講座、培訓、資料發(fā)放、放映、人文關懷和日常管理等各種志愿活動中,撰寫志愿服務活動培訓材料、活動反思、團隊制度等數(shù)萬余字,日照消防志愿者協(xié)會現(xiàn)有注冊志愿者21369人,經(jīng)他手審核的注冊志愿者逾萬名。
2009年5月,該同志在運動中不慎扭傷膝蓋,造成半月板中重程度損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但考慮到暑假期間大學生志愿者參加活動的較少,他毅然決然的參加到協(xié)會組織的暑假夜晚消防放映活動中,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抬起笨重的音箱,一個暑假,足跡遍布市區(qū)和開發(fā)區(qū),參加放映活動十余場。
2010年7月,他開始擔任協(xié)會人事培訓部部長,負責志愿者的培訓工作。當時,協(xié)會一共有27個服務大隊,為了讓每一個大隊知曉在志愿者網(wǎng)站上進行注冊、申請活動和申請公示等基本流程,他就利用工作日晚間和周末走進大學,悉心講解。對于上網(wǎng)不方便的大隊,他就自己開車把志愿者接到家里進行交流,結束后再把志愿者們送回學校。
2011年—2013年暑假,該同志發(fā)揮專業(yè)特長,按照協(xié)會的安排,連續(xù)三年參加在昭陽社區(qū)舉辦的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輔導班,為進城務工子女解決了暑期的后顧之憂。
2012年7月,他又積極配合退休的王梅平老師組建了九九老年服務大隊,利用業(yè)余時間為九九大隊提供檔案整理等后勤保障服務。2018年11月,九九服務大隊王梅平老師獲評全國119獎先進個人。
作為一名教師,該同志在學校成立環(huán)保、消防、文明禮儀等教師學生志愿服務隊。
該同志先后在陳疃鎮(zhèn)中心初中和東港區(qū)第三小學工作,不論在哪里工作,他都始終秉承“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在校園內(nèi)廣泛發(fā)動,建設“志愿先行?向德至善”團隊,傳播志愿理念,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從老師、學生和家長層面上組織成立不同視角的志愿者服務隊,先后組織參加護學、環(huán)保、青春驛站、“書香致遠 ?志愿先行”圖書館活動、教育進社區(qū)、文明勸導、消防宣傳、愛心扶貧、牽手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
自2008年9月以來,該同志共參加各類社會志愿服務活動400余次,累計活動時長769小時,成為志愿服務活動的崗位上最活躍的一名老兵。
該同志心系留守兒童,關愛特殊學生。
2016年,東港區(qū)團區(qū)委啟動牽手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管清江同志受邀為全區(qū)志愿者作了《愛心助力留守兒童成長》的培訓,從教師和老志愿者的雙重角度讓志愿者們更迅速地融入到行動中。后來,當他了解到有一名志愿者因母親生病需要退出時,便主動和后村鎮(zhèn)留守兒童小奧牽手結對。小奧在六歲時連遭兩場車禍,讓他失去了父母,自己在右手、左腿等多處也留下了永久的殘疾,與奶奶在偏遠山村邢家溝相依為命。自從牽手小奧以來,管清江同志每年在節(jié)假日多次到邢家溝探望小奧,為小奧和奶奶送去學習用品和米面奶等生活用品,每次車程近百公里。
2016年8月,五年級的小奧希望擁有一部自己的相機,管清江考慮到小奧右手殘疾,以后能學一門技術能夠養(yǎng)家糊口也是不錯的打算,就動員大兒子(七年級學生)把自己的數(shù)碼相機送給了小奧。在團區(qū)委每年組織的留守兒童公益行活動中,因為小奧無法自己到后村鎮(zhèn)統(tǒng)一乘車點集合,奶奶年邁又不能接送,管清江同志就在活動當天直接到小奧家里接送小奧,每一次都要在早上六點半左右出發(fā),回家的時候天都要蒙蒙黑了。
2017年3月,管清江的二孩剛剛出生2個月,妻子的身體又做過脊椎手術,但考慮到小奧非常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管清江同志還是早接晚送陪伴著小奧快樂的玩了一天。當天下午活動臨結束時天又下起了雨,管清江同志冒雨驅(qū)車70公里把小奧平安送回了家,等到管清江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快七點了,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
除了和小奧牽手結對以外,管清江同志早在2004年開始就關心特殊學生,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陳疃鎮(zhèn)卞家莊小玲同學的父親身患重病,負債數(shù)萬元,治療無效后離開人世。該同志深入細致做好小玲的思想工作,同年中考,小玲順利升入高中。暑假期間,當聽說小玲因家庭困難準備放棄學業(yè),外出打工的消息后,他又做通了家長的工作,為小玲支付了高中第一學期所需的近千元費用(當時他一個月的工資是500多點),并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其順利完成高中學段的學習,該同學在高考中升入知名高校青島大學。
在十余年期間,該同志先后關愛資助特殊學生十余人,真正踐行者一名師者的信仰,做一個善良助人的人。
2010年,管清江在和學生的同題作文《二十年后的我》寫到:現(xiàn)在的我,生活還算可以,工作勉強過得去,閑暇的時間,要把我的心,我的愛,給予更多的人。他還說:教師和志愿者最大的本質(zhì)是相同的,那就是愛。他也要滿懷愛心奔走在工作和公益事業(yè)的路上,人生的路到哪里,奉獻的心就要到哪里。
是的,他就這樣微笑著,一路小跑,向著社會公益不止息奔去。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