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兒媳伺候98歲公公
說起富春鄉尹廟行政村的閆登階,很多人會覺得命運對他不公,他早年喪妻,晚年喪子,可如今,村里人卻說,他是全村最有福氣的老人。這一切,都因為他有個好兒媳婦李玉真。
今年98歲高齡的閆登階雖然早年喪妻,老年喪子,可村里人都說,他是全村最有福氣的老人
說起富春鄉尹廟行政村的閆登階,很多人會覺得命運對他不公,他早年喪妻,晚年喪子,可如今,村里人卻說,他是全村最有福氣的老人。這一切,都因為他有個好兒媳婦李玉真。
今年已經70歲的李玉真,因股骨頭壞死做過手術,走到哪里都要拄著拐杖。本該是頤享天年的年紀,卻依舊拖著病殘的雙腿照顧年邁的公公。
當記者在李玉真家里見到她時,她正在給公公洗衣服。洗衣服對常人而言不過是平常的家務,但是李玉真因為一只手要拄著拐杖,所以洗起衣服來就顯得特別吃力。

不管生活多么艱難,在公公面前她的臉上始終都是帶著笑
“苦難面前,公公為我照亮前方的路”
李玉真告訴記者,她的公公叫閆登階,今年已經98歲高齡了,由于年紀大了有些糊涂,說起公公李玉真的眼淚就開始啪嗒啪嗒往下掉。
“我公公是個苦命的人,這輩子沒享過一天福。要不是他,我和四個孩子都不知道會苦成什么樣。”李玉真說。
原來,在李玉真的丈夫剛一歲的時候,婆婆就去世了,公公一個人含辛茹苦才把他拉扯大。李玉真16歲那年嫁了過來,相繼生下四個孩子。家里雖然貧窮,但是,李玉真和丈夫相敬如賓,對公公又特別孝順,一家人在一起倒也其樂融融。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李玉真39歲那年,丈夫被一場疾病奪去了生命。當時,李玉真最大的孩子20歲,最小的女兒剛剛五歲。
“那時候我每天除了哭啥也不知道做,四個孩子和一個老公公,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下去啊?還不如一死了之算了。”雖然時隔多年,回想起當初李玉真仍舊悲痛萬分。
但是李玉真的公公卻表現的異常冷靜,這個經歷了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的老人卻反過來安慰李玉真。
“公公對我說‘千萬不能想不開,不然四個孩子可怎么辦?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會把四個孩子撫養長大。’”面對公公的承諾,李玉真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氣。為了公公和四個孩子,她沒有再嫁,而是留下來照顧公公和孩子們的生活。

李玉真因為腿有毛病做飯都是坐著,盡管如此不便,一日三餐給公公做的都很及時
“烏鴉方知反哺,接下來該我照顧你”
李玉真的公公會做木工活,為了養家糊口,他每天起早貪黑的給別人做工。李玉真則在家里種地、照顧孩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玉真的四個孩子在苦難中慢慢地長大成人。公公卻因為勞累過度落了一身病,李玉真整天守在公公跟前照顧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留給公公一個人吃。李玉珍還經常教育自己的四個孩子,一定要好好孝順爺爺,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爺爺的恩情。
李玉真的四個孩子現在都已成家,兩個兒子為了養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所以照顧公公的重擔全都落在了李玉珍一個人身上,但是李玉真毫無怨言。
“做人要講良心,當初我公公為了這個家把力都出過了,現在他老了,該是我伺候他的時候了。家里窮孩子們為了養家不得不出去打工,我現在除了腿不方便,照顧公公還能應付過來,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一直照顧他。”李玉真說。

李玉真幫公公穿上外套,天冷了,她總是想著給公公多穿件衣服
“多伺候一天,我就能多還一點恩情”
當初,在李玉真的兩個兒子成家后,為了方便照顧公公,她在老宅子上翻蓋了兩間小屋,由于家里拿不出錢,屋子中間沒有砌墻。公公當時覺的不方便,就搬到院里的棚子里睡。
“當時看到公公凍得蜷縮著發抖,我大哭了一場。這么多年,我早已經把他當成了我的親生父親,我沒感覺有什么不方便。”李玉真說。
事后,李玉真的親家用秸稈把兩間屋子夾開,公公才搬到了另一間屋里。夜里,李玉真隨時聽著公公那邊的動靜,只要有一點響聲她馬上就會過去看看。
“多難的日子都熬過來了,伺候公公這點辛苦算什么?再說了這也是我應該的。”李玉真用一句“應該的”概況了她這幾十年對公公的孝心。
李玉真的公公今年已經98歲了,雖然有點糊涂,但最基本的生活還可以自理,身體還算康健。李玉真說:“我希望還能多照顧他幾年,這樣我就可以多還一點他的恩情。”
照顧公公李玉真無怨無悔,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她用一己之力為年邁的公公撐起了一片天空,她是一個平凡的人,可是,她做的事卻又如此不平凡。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