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區身殘志堅鑄師魂
劉方義,男,漢族,1961年7月出生于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安子村,大學?茖W歷,一級教師,現任教于魯能新泰希望小學,現任教四年級數學。1980年參加工作,39年來無怨無悔扎根山區教育事業;他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39年如一日,以校為家,一直奮戰在教學第一線;他師德高尚,身殘志堅,模范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他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鄉村教師。

劉方義,男,漢族,1961年7月出生于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安子村,大學專科學歷,一級教師,現任教于魯能新泰希望小學,現任教四年級數學。1980年參加工作,39年來無怨無悔扎根山區教育事業;他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39年如一日,以校為家,一直奮戰在教學第一線;他師德高尚,身殘志堅,模范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他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鄉村教師。
一、潛心鉆研,成為學校教學骨干
1980年10月,劉老師開始在新泰市龍廷鎮安子村小學當民辦教師,踏上了山區小學教育的“三尺講臺”。從那時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標定在了為教育獻身的軌跡上。他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事業看得神圣無比。為了做好教師這項神圣的工作,他始終堅持不斷地學習,堅持閱讀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經過幾年的教學,他深深體會到沒有堅實、厚重的教學功底,沒有系統的知識結構,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就無法勝任太陽底下最光輝的教師這一職業。于是,他通過自學完成了大學?频恼n程。多媒體進入鄉村學校以后,他虛心向年輕教師學習課件制作,課堂上他熟練操作班班通,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師。天道酬勤亦酬術。多年來,他一直潛心鉆研教學,總結出了一整套獨道高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是學校的數學教學骨干。他上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思路清晰,講解透徹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聽過他的課的老師都說劉老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精雕細琢的示范課。
二、耐心幫助,把心放在學生身上
教師對學生的愛源于教師的責任心,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劉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理性的愛,它能喚醒學生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上進心。劉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養成了一顆細微的心,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存在的異樣,并能及時糾正、教育和培養他們,使之沿著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劉老師所教的班級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個叫張子鳴的男生,他學習成績不好,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言,不會的問題也不敢問老師,是班里有名的“膽小生”。但劉老師發現他其實很聰明。為了幫助他,劉老師課上經常提問他一些很容易的問題,并且課下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在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將預習的情況向全班同學反饋,同時一邊叫大家為他評價。多次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和贊賞,漸漸地,他也能夠大膽地走上臺來。細心的劉老師還發現張子鳴同學寫作業的時候,老是往左偏著頭,左臉幾乎貼著桌面,才能看清書上的字。劉老師意識到他的眼睛有問題,就主動與其家長溝通,把這一情況告訴了他的家長。剛開始家長沒拿著當回事,也不到醫院去給他做檢查。看到家長不重視,劉老師非常著急,又主動找到家長反復勸說,家長才勉強同意去醫院給孩子檢查。結果,一檢查才發現孩子的眼睛嚴重弱視。醫生批評這位家長:“再晚來半年,孩子的的眼睛就廢了!奔议L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非常后怕。家長找到劉老師,緊緊握住劉老師的手說:“劉老師,你對孩子比我們家長還細心。要不是你,我家孩子的眼就廢了。真不知道怎樣感謝你才好!奔议L幾次三番要宴請劉老師表示感謝,都被劉老師謝絕了。后來張子鳴同學的眼睛經過醫生的治療逐漸好轉,也變得勇敢了,學習成績更是突飛猛進。數學成績由原來的三四十分提高到八九十分。看著學生的成長,他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這樣的例子在劉老師身上太多了。山里的孩子有許多是留守兒童,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微小的問題:孤獨、沖動、不善言辭等。劉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他把整個心都放到學生的身上,經常利用課余的時間與學生溝通,為學生做心理輔導。他時刻把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德育工作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夠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三、鄉村師表,身殘志堅鑄師魂
執教39年來,劉老師始終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他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不求回報、只講奉獻。歷年來,他所教數學學科在全鎮統考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他上課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易懂。激勵手段和方式多樣,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他和他的課深受學生的喜愛。由于成績突出,他先后被評為“新泰市優秀教師”、“新泰市優秀班主任”等。泰安市教研室主任滕蔭昌曾為他題詞:“扎根山區育新苗,辛勤勞動結碩果”。他數十年來都是鄉村教師的榜樣。
劉老師左眼受傷,動過手術,幾乎失明,右眼高度近視;右腿髕骨粉碎性骨折,治療后未能完全康復,留下殘疾;腰椎膨突,骨質增生;日常行動極為不便。那是2014年冬,距期末考試還有40多天,查出右腿患股骨頭壞死,醫生讓馬上住院治療。但劉老師怕影響所教兩個班94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堅持拖到第二年暑假才去治療,結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造成右側股骨頭塌陷,無法治愈。2016年左腿也患股骨頭壞死。由于雙側股骨頭壞死(IV級),只能依靠雙拐走路。但他堅持騎電動車帶著雙拐去學校上課。因雙腿殘疾,騎車不便,路上不知摔過多少次跟頭。但他咬牙堅持,絕不退縮。忍受著一身的病痛,劉老師堅持在教學一線,而且成績優異。每當學校出現成績倒數第一的班時,劉老師都主動提出教這個差班。每次都是經過短短一個學期,就能把數學成績提到全鎮中上游。2017年秋他接任三年級二班數學教學工作,經過短短一個學期,此班數學成績由全鎮倒數第一上升到全鎮上游。在新泰市龍廷鎮,人們只要一提起劉老師,都伸出大拇指連連稱贊——劉老師,了不起。他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自己殘缺而完美的人生。他的事跡不僅感動了整個龍廷,也感動了整個新泰。2018年9月8日,新泰市慶祝第34個教師節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故事會舉行,劉方義老師榮獲首屆“師表獎”,會上劉方義老師的事跡深深的打動了每一個與會者,潸然淚下者不計其數。應該說劉方義老師是新泰鄉村教育戰線上一名領頭的黃牛,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是優秀鄉村教師的代表。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