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先鋒本色的村支書
于志良,男,1982年出生,安丘市郚山鎮南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8月19日,臺風“溫比亞”來襲,情況危急之時,于志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以共產黨員的擔當譜寫了勇戰洪魔的感人事跡。

于志良,男,1982年出生,安丘市郚山鎮南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8月19日,臺風“溫比亞”來襲,情況危急之時,于志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以共產黨員的擔當譜寫了勇戰洪魔的感人事跡。
十萬火急,迅速發動當好“主心骨”
8月19日,受臺風影響,安丘市郚山鎮降水量達到324毫米。南逯村位于郚山鎮西南部,是太平山幾條山溝河流匯合之處,其中鯉龍河自西向東從村前穿過,河面寬度僅有20余米,徑流量大,北岸河堤是全村阻擋河水的唯一屏障,河水一旦漫過,后果不堪設想。
19日晚上7點,雨量持續增大,河水水位不斷上漲。汛情就是命令,安丘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子慶,郚山鎮黨委書記張樂濤當即部署組織精準救援,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村黨支部書記于志良接到命令后,當機立斷,立即組織村“兩委”干部及部分黨員、青年入黨積極分子成立抗洪搶險隊,帶領村干部逐街逐巷、挨家挨戶奔走相告,幫助轉移群眾。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安全轉移群眾180余人,救出被困群眾40余人。在這場洪災中,全體村干部在于志良的帶領下,連續20多個小時未合眼,未吃一口飯,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無一人因洪水傷亡。
奮不顧身,沖在一線勇當“急先鋒”
19日晚上8點,巡河人員發現鯉龍河上游漂流而下的樹木、雜草等堵住了兩座滾水橋橋洞,洪水頃刻便漫過了河堤,沿河幾處民房已經進水。離河堤最近的張文龍家洪水已有1米多深,其父母均已70多歲,腿腳不便,被困水中。于志良聞訊后,當即帶領1名村干部進入張文龍家,趟過及胸的洪水,將兩位老人背至安全地帶。獨居老人徐永德的母親被洪水困在屋內,沒至頸部,情況危急,于志良帶領搶險隊員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沖了進去。這時洪水已將他們攔在屋內無法脫身,形勢萬分火急,于志良急中生智摸起水中繩索系在窗框上,背起老人順繩翻窗而出,安全脫困。獲救的老人感激地說:“我這條命是志良給我撿回來的,一輩子也忘不了這樣的好書記”。
勇挑重擔,全力重建爭做“貼心人”
災后,村黨支部迅速成立重建工作領導小組,擬定了具體的工作計劃,對搶修主要道路、恢復自來水管網、住房修繕、過水區域免疫消毒、災后安撫群眾情緒及堤壩水庫除險加固等亟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梳理,逐一研究確定解決方案。同時,為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于志良倡議在全村開展了“鄰里幫鄰里、黨員幫群眾、集體幫個人”互幫自救活動,動員村“兩委”干部、黨員全員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并劃15個自救工作小組,以黨員為組長,由自救小組對重點問題進行專門認領包靠,形成了“支部帶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災后自救重建局面。于志良主動承擔攔河壩、硬化路修復等重難點問題,極大地鼓舞了干群士氣。截至目前,街道清淤、防疫消毒、隱患排查、恢復供電供水及主要生產路通行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危房修繕重建及堤壩加固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2017年,于志良榮獲“郚山鎮2017年度優秀村干部”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