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碧水藍天守護者
于亮辰,男,1985年7月生人,現任昌邑市環保局飲馬所副所長。他是一名奮戰在環保一線的干部,因守護碧水藍天這項事業深感責任重大,他是一名兒子、丈夫、父親,因舍小家而顧大家而深感內疚。他是一名不忘初心、堅定執著環保人,是在平凡中堅守著不平凡夢想環保人,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環保人的擔當。

于亮辰,男,1985年7月生人,現任昌邑市環保局飲馬所副所長。
他是一名奮戰在環保一線的干部,因守護碧水藍天這項事業深感責任重大,他是一名兒子、丈夫、父親,因舍小家而顧大家而深感內疚。他是一名不忘初心、堅定執著環保人,是在平凡中堅守著不平凡夢想環保人,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環保人的擔當。
于亮辰考入環保系統以來,先后從事過污染控制、環境監測、環境檢察等多項工作,對待本職工作,他認真負責,在多個崗位上均交出優異的答卷。在環境監測崗位中,面對幾十米高的煙囪,勇敢克服恐高,準確無誤地完成監測任務。在環境監察工作中,在處理環境污染糾紛、征收排污費等工作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處理,做到公正執法。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于亮辰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嚴格履行職責,更堅定地守護好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
他是一名勇攀“高峰”的環境監測人。環境監測是保護環境的基礎工作,是環境管理的“頂梁柱”,而他就是這根柱子的守護人。面對大氣采樣中的監測平臺,矮的有六七米,最高的有四五十米,攀爬臺階的寬度不足10厘米,每踩一階,腳的大部分是懸空的。所謂的階梯,實際是金屬片,階梯之間是鏤空的,兩側的扶手不過是兩根鋼筋,要避免腳下踩空,不得不低頭看,可一低頭看,撲面而來的就是距離地面越來越高的恐懼。然而難度更大的是攀爬過程中還要拎著沉重的監測設備,爬上煙囪找到排氣口后還要進行長達一個小時的采樣監測。兩年的時間,他爬了100多次煙囪,生活中恐高的于亮辰不斷挑戰著自我,不曾輕言放棄。于亮辰同志在環境監測站大氣室工作近3年,一直沖在環境數據監測工作的最前線。他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癥,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他都能交上大氣監測工作的完美答卷。
他是行走在“鋼絲”上的環境監察人。環境監察工作者身處執法現場的第一線,少不了與企業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打交道,在業內,我們稱他們為走鋼絲的人,工作要非常細致,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污染事故。在工作中于亮辰主動承擔臟活、累活,把困難和棘手的留給自己,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雖然孩子年幼無人照看,但只要工作需要,無論是節假日、嚴寒酷暑、僻遠鄉村,都堅決服從調遣,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細致熟練地開展環境監察工作,尤其對污染嚴重、影響范圍大、矛盾突出、事件敏感的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排污企業,決不姑息遷就,頂住壓力,一查到底。由于他的執著堅持,勤勤懇懇,埋頭苦干,年年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深獲領導、同事們的肯定與好評。2017年6月和7月,于亮辰分別參加了由環保部開展的京津冀“2+26”大氣污染強化督查行動。在對河北廊坊、衡水的督查工作中,于亮辰克服水土不服的身體不適,腳踏實地,不計個人得失,以強烈的環保執法者使命感認真履行執法職責。他獻言獻策,以靈活多變的方式開展督查工作,采取臨時告知檢查項目、臨時變換檢查區域的方式進行檢查。在現場督查企業時,于亮辰堅持規范執法,文明執法的原則,對多家企業、工業園區開展細致檢查,從環評手續材料、日常運營臺賬資料的查閱,到生產車間、治污設施運行的檢查,對企業產污、治污、排污全過程排查,不放過一個細節,不漏掉一個要點,對工作一絲不茍,對企業一視同仁,尊重現場實際,事實求是。督查期間,經常加班加點,占用休息時間每天將督查情況進行收集整理,并及時匯報。在參加強化督查的28天中,于亮辰同志平均每天行程100多公里,每天檢查企業14家,每天工作12個小時,為此次環保督查的順利推進貢獻個人的最大努力。
他是一名為民辦事的環保人。加入監察隊伍3年多來,于亮辰跑遍了轄區企業和村莊,摸清了轄區實際環境,為保住一方碧水藍天做出了本身的貢獻。信訪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近年來,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這所急,成為于亮辰同志與群眾打交道的工作信條。多年來投身于環保工作,于亮辰深深明白,黨的干部,不管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辦事。為老百姓辦實事,這便是本身應盡的任務。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連續加強,環保信訪和環保糾紛也愈來愈多,于亮辰在面對這些工作時,積極尋找辦理方法,讓群眾滿意,用實際行動和豐碩成果,書寫了無愧于政府、無愧于百姓的華彩篇章。
當你抬頭仰望一片藍天,當你俯瞰腳下這方土地,你可曾想過,這習以為常的優美環境是誰在默默守護。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于亮辰就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為保住一方碧水藍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