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樸明,男,1968年8月出生,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操作難度大、危險系數高,這是帶電作業的特點。作為威海供電公司的第一代帶電作業人,劉樸明在帶電作業崗位上一待就是25年。25年來,他以身作則,沖鋒在前,先后開展了4大類31個帶電作業項目,并在全省率先開展旁路不停電更換電纜。截至目前,劉樸明親手完成帶電作業5000余次,減少停電用戶近35萬戶,多供電量3000萬千瓦時。他勇于創新,牽頭成立了“樸明配電技術創新工作室”,累計獲得國家專利58項,帶領威海地區帶電作業隊伍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公司骨干力量。劉樸明先后榮獲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電力公司優秀班組長等榮譽稱號。
帶電作業是指在高壓電工設備上不停電進行維修、測試的一種作業方法。通過開展帶電作業,可有效避免檢修停電,將對企業和居民用電的影響降到最低。操作難度大、危險系數高,這是帶電作業的特點。在威海供電公司,一提到帶電作業班,首先想到的就是劉樸明,他是威海市帶電作業一面旗幟,更是威海供電帶電作業班這個群體的靈魂。作為威海供電公司的第一代帶電作業人,他以身作則,沖鋒在前,帶領威海地區帶電作業隊伍從一窮二白的空白領域發展成為可以進行帶電更換電桿、帶負荷更換令克等4大類31個帶電作業項目的配網骨干力量。國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電力公司優秀班組長、山東省電力公司級優秀專家人才、“善小”金牌個人、山東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每一項榮譽和標簽的背后,都凝聚著他參加工作34年來的心血和汗水。
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提到他,大家都是伸出大拇指,贊一聲“好!”。
奮斗在高壓線上的25年
1993年,威海供電公司成立帶電作業班,年僅25歲的劉樸明憑借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作業經驗,被選為首任帶電班班長,也成為威海公司當年最年輕的班組長之一。如今25年過去了,劉樸明又成了威海供電公司最年長的班組長之一。從最年輕到最年長的25年間,“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始終是劉樸明的行事宗旨,也是他在學徒時期從師傅身上收獲到的最寶貴財富。
劉樸明帶領的帶電作業班一共8個人,負責威海市四個區1200余公里線路的帶電作業工作。盡管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25年,親手完成帶電作業5000余次,但劉樸明沒有出現一次失誤,減少停電用戶近35萬戶,多供電量3000萬千瓦時,用嚴謹的作風和默默的奉獻守護著1200余公里線路“不停電”的承諾。
三面環海的威海,氣候不同于內陸城市,夏天的紫外線格外強烈,站在烈日下,都感到呼吸困難,頭暈目眩,更別說工作了。2017年8月24日,就是這樣一個高溫天氣,劉樸明像往常一樣帶領作業小組趕赴現場,可到達后發現現場與原勘查情況不符,路邊新建了花壇,絕緣斗臂車無法停靠,原定作業方案無法實施,一時間讓搶修工作陷入僵局。“當時氣溫很高,如果不及時搶修,導線持續發熱極易造成斷裂,那時整個片區都會停電,給生產生活帶來困擾。”劉樸明說。
劉樸明當機立斷,啟用后備方案,實施絕緣平臺作業。相比其他作業方法,絕緣平臺作業是一種極其考驗技能水平的作業方式。絕緣平臺僅30公分長,保護措施單一,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不少人擔憂起來。 “這套絕緣衣是帶電作業的必要裝備,足足有5斤重,好比披了四五層厚雨衣,悶在里面完全不透氣。絕緣衣的里面還要穿上長衣長褲的工作服。再加上絕緣車斗也是密閉的,所以帶電作業人員實際感受到的溫度能達到40℃。”班組里的技術員小柯介紹說。
現場的客戶公司負責人說:“老劉呀,這大中午的,會中暑的,你不是小歲數了,不能太拼呀,還是申請停電作業吧。”劉樸明看了看白花花的陽光,雖然也面有難色,但依舊堅定地說:“不行,這條線路帶了好幾個貿易加工廠,停電會給您們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灼熱的陽光下,不一會兒,劉樸明臉上的汗水便已成股,順著脖子流進了密不透風的絕緣衣里。作業間隙,劉樸明會稍稍解一解絕緣衣的第一粒扣子,只是幾十秒的短暫休息之后,他又馬上整理好絕緣衣,戴上絕緣手套投入工作。帶電作業有相當大的危險性,容不得一點馬虎。細、精、嚴的工作作風從他的師父一直傳承到他這里。
在線路不停電的情況下,進行帶電搭火工作,作業量大、危險點多、流程復雜,屬第三類帶電作業項目。“我們班長已經47歲了,干活還跟小青年一樣拼命。”班組里的技術員小柯十分敬佩又有些心疼地說。
細心的遮蔽、熟練的操作,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桿下的安全監護人員脖子都酸了,后背的衣服已經結了一層層堿花,劉樸明依舊在有條不紊地按作業流程進行操作。當電路恢復正常的一瞬間,平臺下傳來陣陣掌聲,為劉樸明的勇氣和奉獻稱贊叫好。
當看著脫下密不透氣的絕緣服,已經全身濕透像剛在水里鉆出來一樣的劉樸明,班里實習大學生小董問:“班長,這項作業停電施工可能只需要二十分鐘,而帶電作業卻需要兩個多小時,您覺得值嗎?”劉樸明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很認真地說:“這條線路帶了幾百個用戶,一旦停電,這么熱的天大家空調都吹不了了,大人還好,孩子哪受得了。這就是一種責任感吧!只要能保證老百姓正常用電,即時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或許這就是帶電作業的價值所在。”
電桿上的“草根發明家”
“帶電作業是咱電力檢修專業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之一,決不能固步自封。”
為了提高帶電作業技術,他牽頭成立“樸明配電技術創新工作室”,一有時間便鉆進工作室,研究起作業流程的優化、作業項目的拓展以及作業工器具的改進等,常常是通宵達旦,廢寢忘食。
在劉樸明的影響下,帶電作業班成員的好學在威海供電公司是出了名的。2016年2月,在一次安全日學習活動中,帶電班對帶電作業安全隱患進行梳理時發現,研制一套專用試驗平臺能夠很大程度降低絕緣防護用具絕緣隱患。說干就干,劉樸明帶著攻堅小組分頭儲備理論知識,工區圖書角的電氣設備試驗原理相關書籍不知道被他們翻了多少遍。從電極形狀設計到引線布置,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細心總結、克服障礙,短短的半年時間就成功研制了8套試驗平臺,全面解決了絕緣工器具試驗難題。
2012年威海區域首次開展帶電加裝分界開關三類作業,2014年,完成山東省內首次帶電更換電纜作業,2016年,大力開展絕緣平臺作業……劉樸明帶領帶電作業隊伍穩扎穩打,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
“樸明配電技術創新工作室”也成了威海供電公司創新領域的高產戶,累計完成發明創造66項。其中《鉗型帶電作業卡具的研制》獲得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三等獎、《輸電線路危險場地聲光報警裝置》獲山東電力科技進步三等獎,高壓帶電斷、接引線裝置獲“山東省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一等獎”。
愛兵如子的好班長
“一個好班長應該是能帶出一隊能超越班長而成為人才的人,有一天,這個班組會比我當班長的時候技術更先進、業績更出挑,是我最大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他對自己帶出的弟子在生活上好似慈父,在工作上尤其是技術方面卻近于苛刻。
“技術不過關,你敢上高壓線作業?除非你不要命了!技術咋過關,汗水泡出來的!”在帶電作業班,常常聽到劉樸明這樣告誡自己帶的兵,他的話很實在,也很嚴厲,讓人警醒。班組里來的新人,必須通過他的魔鬼式訓練才有資格去現場學習,從登桿、腳扣的調整、絕緣包裹的規范、剝除絕緣皮的技巧……就算再忙,他也會親自練兵,將他20多年的工作積累傾囊相授,在他的影響下,帶電班一批批新生力量迅速成長。
而生活中劉樸明卻是一個很隨和的人,年長之后更是如此,有求必應,卻從來不去計較什么。班組里的年輕人遇到買房、裝修之類的瑣事,一個電話他就會趕到,跑前跑后儼然一副家長的模樣。
他不求名利,卻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贏得一片掌聲。二十多年無私奉獻,劉樸明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用踏實履責的腳步走出了一條熠熠生輝的人生道路,真正詮釋了“身邊好人”的兢兢業業和無私奉獻。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