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載人生路誠信撐起贊譽
劉漢芳,女,1958年12月生,日照莒縣人,初中文化水平,現跟其老伴在日照魯豫市場從事水果土雜等小買賣,老夫妻倆膝下有一雙兒女,靠著辛勤的勞作,供應他們上完大學。

劉漢芳,女,1958年12月生,日照莒縣人,初中文化水平,現跟其老伴在日照魯豫市場從事水果土雜等小買賣,老夫妻倆膝下有一雙兒女,靠著辛勤的勞作,供應他們上完大學。
夫妻倆原本在老家務農,像千千萬萬普通農村家庭一樣,農忙時勞作,閑時老伴外出打工,劉漢芳在家照顧兒女,為了營生,劉漢芳開始做豆腐賣。起早貪黑,風雨無阻,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磨豆腐,不僅如此,每天還要趕半里多路去挑水,一天十幾擔,一干就是十年。在這十年中,雖然日子清貧,劉漢芳始終堅持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從不缺斤短兩,在村里口碑極好。那時村民都是用黃豆換豆腐,有些村民嫌每次用碗裝著黃豆麻煩,就一次把很多黃豆存放到劉漢芳家,劉漢芳都是記錄的清清楚楚,從沒有賴過賬。劉漢芳從小就教育兒女做人要誠實守信,就像小蔥拌豆腐一樣,清清白白。
2001年,因兒女上高校,在家務農實在難以支撐學費,夫妻倆毅然決定外出賺錢。夫妻倆來的了日照石臼市場,幾經波折,中間辛苦難以道說,最后選擇開煎餅房賣煎餅。夫妻倆辛勤勞作,苦心經營,一干又是十幾年,在這十多年中,劉漢芳始終堅持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買賣公道,保質保量。在最初幾年時,由于缺乏對鈔票真偽的辨識知識,多次收到假幣。有二十的、五十的、一百的。收到一張一百元假鈔一天的活算是白干,劉漢芳雖然傷心難過,但還是堅持把假幣銷毀。她說掙錢難,誰都不容易,咱不能也用這假錢糊弄別人。
2015由于日照創城市場改造,劉漢芳及其老伴停止了煎餅生意并搬到了魯豫市場從事土雜買賣。2017年某一日,劉漢芳在攤位附近撿到手機一部,在自己手機壞了的情況下沒有據為己有,而是交給了市場管理部門。后在市場管理部門的幫助下,找到了失主。為了表彰劉漢芳,魯豫市場專門對此事進行了表揚,劉漢芳及其老伴被評為誠信攤主。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千百年來,中華民族追求誠信、推崇誠信的風尚可謂源遠流長。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亦將“誠信”列為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之一。誠信是金,品質純正而彌足珍貴,值得我們珍藏在心靈的最深處;誠信是鏡,照出靈魂深處的善惡美丑,值得我們精心擦拭保養;誠信是泉,澄澈透明,蕩滌污穢,滋養心田;誠信是火種,需要悉心守護,并且把她散播開來,成就燎原之勢,還要把她薪火相傳,讓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和溫暖。劉漢芳,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商販,恪守了誠實守信的做人原則,始終不渝,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