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巖梅,女,197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棗莊市嶧城區吳林街道教委工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朱巖梅始終堅守并踐行著“誠信,立身之本,誠以待人。”這一做人最基本的品質。
7月7日上午,華東交通大學學生吳強(化名)匆匆來到吳林街道教委,當拿到自己失而復得的錢包時,激動地說:“感謝朱老師,為了這個錢包,昨天我晚上沒有睡好覺,錢多少倒是小事,主要是銀行卡和一些證件對我太重要了!”
原來,7月6日晚,吳林街道教委工作人員朱巖梅老師有事外出,在濱河花園附近意外發現馬路上遺落有一個男士錢包,撿起來一看,錢包內有近1000元現金和四張銀行卡、身份證、駕駛證、學生證、飯卡等多張重要證件。從證件來看,失主應該是一名在校學生,朱巖梅想到一名學生丟失這么多證件,心里該是多么的著急,所以她立馬決定留在原地等候失主。久等仍不見失主出現,于是返回家中,根據身份證上的姓名,繼續多方打聽失主下落,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第二天終于聯系上萬分焦急的失主。
失主吳強是華東交通大學的學生、吳林街道崔莊居居民,當晚坐出租車下車時掏東西,不慎將錢包滑落。回家發現丟失錢包后,吳強非常著急,并發朋友圈讓朋友幫忙尋找。一晚上過去了,錢包卻沒有消息。第二天正當吳強尋找無果,心情低落的時侯,他突然接到了居支部書記打來的詢問電話,說錢包被街道教委朱老師撿到了。
當拿到失而復得的錢包時,吳強非常激動,他握著朱老師的手連聲道謝,并要拿現金酬謝,被朱老師婉言謝絕,朱老師懇切地說:“這只是舉手之勞,換了別人也會這么做的!”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朱巖梅第一次將撿到的物品歸還原主。就在前不久的一個傍晚,朱老師在小區公園散步時撿到一個手機,等了很長時間,失主也沒有找,于是她將手機送到了小區傳達室。失主到傳達室認領手機后,非常感動,因為手機存有重要信息,能失而復對于他來說簡直就是做夢一樣,想要找到朱老師重謝,被朱老師謝絕了。
朱巖梅拾金不昧的行為感染著其他人,而在同事們的眼中,她這種行為顯然不是偶然,而是平時自我修養的結果。作為教委的一名員工,朱老師為人熱情開朗,對待工作細心認真,每當看到同事和鄰居需要幫忙,她都會主動幫助。每當同事們說起這些事,朱老師總是很羞赧地說:“這些都是小事,也都是應該做的。”
一個錢包、一個手機的故事感動著你我,溫暖著人心。在朱巖梅老師看來這些都是不足掛齒的小事,可撿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錢包或是一個手機,而是傳承了一種精神,綻放著正能量的光芒。
責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