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海院長帶領專家團隊下鄉義診
李志海,男,1949年9月出生,濟寧市金鄉縣人,中共黨員,現為金鄉宏大醫院院長。
1966年參加工作以來,李志海一直從事外科醫療專業,現為心胸外科主任醫師。他是一位優秀的醫院管理者,是一位優秀的外科醫生,他更是患者的知心好友。如今,年近古稀的李志海本應是兒孫繞膝、安享晚年的年紀,卻依然堅持奮斗在醫療一線。
李志海曾擔任金鄉人民醫院院長、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2003年,時年55歲的李志海不畏艱難、勇挑重擔,擔任山東省第18批援坦醫療隊黨支部副書記、副隊長前往異國他鄉援助。在坦桑尼亞期間,李志海肩負使命,帶領援助坦桑尼亞醫療隊隊員克服重重困難,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和高尚的醫德醫風,為受援國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保健服務,受到了坦方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贊譽,為增進我國同坦桑尼亞的傳統友誼作出了突出貢獻。李志海曾榮獲山東省援外醫療隊三等功。
不畏艱難 援助非洲 妙手仁心贏點贊
在李志海數十年的醫生生涯中,那段援助非洲坦桑尼亞的經歷無疑是他最為難忘的。李志海認為,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性別、國籍、膚色、身份。援非兩年時間里,他完成諸如肝脾切除、輸尿管斷裂吻合、甲狀腺切除等手術480余例,無私救治上千名坦桑病人,在當地木索瑪醫院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威信,也與多位坦桑人民凝結了深厚的跨國友誼。
2003年8月,李志海作為山東醫療隊援坦桑尼亞醫療隊副隊長帶領醫療隊來到坦桑尼亞馬臘省醫院救治病人。剛到坦桑尼亞的第五天,李志海還沒有完全克服各種生活的不適,一天的凌晨三點,好不容易入眠的李志海被汽車急促的喇叭聲驚醒,他想醫院肯定又來了急病號,趕緊跑出接應送病人的汽車。病人是一名中年婦女,身上、胳膊上全是血,并且鮮血不停地往外涌,婦女表情痛苦,一群人嘰里咕嚕的說著什么,李志海雖然聽不懂,但知道病人傷情很重,立馬開始搶救工作,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手術,婦女的胳膊保住了。后來才得知,受傷的婦女是坦桑尼亞原總統尼日爾的小女兒,半夜她遭到搶劫,反抗中被對方用斧頭砍傷,之后再見到李志海,尼日爾的小女兒非常激動,雖然聽不懂她的語言,但李志海能感受到她的一片感謝之情。
在面對一場車禍中17人不同程度受傷,而援非醫療隊僅有李志海一人是外科醫生的情況時,李志海迅速組織醫療隊全員齊上,由他來處理傷勢重的傷員。他一個人手術一臺接一臺,一夜進行了四臺手術,確保所有傷員保住了性命,而患有腰疾多年的李志海早已虛脫,累得站不起來。
回鄉建院 造福家鄉人民
從醫50年來,李志海擔任過二甲、三甲醫院院長、臺資醫院管理者,多年的醫者生涯讓他與患者有著特殊的感情。2010年,年過花甲的他本可功成身退,但甘于奉獻、熱心公益的他,選擇回到家鄉——濟寧市金鄉縣,創辦金鄉宏大醫院。“我從農村走出來,深知老百姓看病的不容易,做了一輩子醫生,和患者有感情,之所以要辦一家民營醫院,是想更好地造福金鄉百姓,對現有的醫療資源提供補充。”李志海將“讓政府放心,讓百姓滿意”這十個字刻在門診樓上,時刻提醒自己和全員職工踐行這一辦院宗旨。
金鄉宏大醫院雖然是一家民營醫院,但自建院以來一直堅持做著公益事業。為向老百姓提供更方便的就診條件,李志海購置義診車,組建義診團隊,隨車攜帶各種檢查設備,常年組織義診活動。在他帶領和組織下,建院以來下鄉義診600余次,每年為全縣13個鄉鎮敬老院老人免費體檢、免費篩查白內障兩次,全縣義診受益人達7000余人。醫院的白內障復明工程先后為3000余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了復明手術。為了方便患者,醫院購進了8輛電動觀光車,免費接送來院患者和家屬。為減輕血液透析病人的家庭負擔,為300余名腎功能衰竭患者免費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兩萬五千余人次。為減輕智障兒童和殘疾人的家庭負擔,并保證他們能得到精準有效的救治和康復訓練,李志海積極聯合殘聯,為0-7歲患有腦癱、孤獨癥、自閉癥、智障兒童免費開展兒童康復訓練,2016年至今在院康復的兒童達120余人,成人康復中心免費康復260余人,極大地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與此同時,李志海為金鄉卜集、羊山、雞黍、興隆四個鄉鎮衛生院提供高檔病床40張,心電監護儀兩臺的對口支援,幫助對口扶持的鄉鎮衛生院進一步規范醫療、護理、醫技等管理制度,完善醫院整體功能,提高鄉鎮衛生院綜合效益的同時加強城鄉資源共享。
在李志海的帶領下,醫院得到越來越多老百姓的認可,也逐漸在醫療市場中發展起來,目前醫院年門診量30萬人次,出院病人1.9萬人次,2013年底醫院成功晉級為國家二級綜合醫院,2018年下半年準備晉升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李志海曾被評為濟寧市勞動模范,四次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及模范標兵。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