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海燕,女,198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鄒城市婦聯兒童部部長、鄒城市婦聯駐鋼山街道曾家溝村工作組第一書記。
在鄒城市婦聯工作的幾年里,武海燕一直是鄒城市“愛心媽媽”愛心幫扶活動的組織者,自2012年“愛心媽媽”活動開展以來,共組織“愛心媽媽(爸爸)”3000余人次,結對幫扶孤困、留守兒童2800人次。武海燕沒有忘記自己多年來組織“愛心媽媽”活動的初心與使命,來到曾家溝村后,她就義無反顧地當起了村里所有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11歲的小丹蕾,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一直跟著70多歲的奶奶生活。父母不在身邊,小丹蕾性格比較內向,對人對事有防備心。武海燕心疼孩子,她和駐村干部徐廣娥多次到小丹蕾家,和孩子聊天。“六一”兒童節那天,還專門帶著她和11名孩子來到鄒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兒童樂園觀看慶“六一”演出。由于特殊原因,小丹蕾沒有戶口,武海燕跑了好幾個單位為其補齊所有資料,小丹蕾終于有了戶口。時間久了,小丹蕾把武海燕當成了媽媽,終于放下了戒備心,將心里的煩惱傾訴給武海燕,聽武媽媽為自己講道理,排除心結,小丹蕾臉上也逐漸露出了她這個年紀孩子的微笑。
武海燕不但是曾溝村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為減輕婆婆的負擔,一到寒暑假,她就帶著女兒來到曾家溝村,以至于女兒都把“駐村幫扶辦實事,情系百姓惠民生”寫進了老師布置的寫春聯作業中。由于媽媽的駐村幫扶工作,呀呀學語的兒子耳濡目染,突然有一天竟然說出了“村里”兩個字,讓武海燕又驚又喜。
作為鄒城市婦聯駐鋼山街道曾家溝村工作組第一書記,武海燕幫助曾溝村建強班子,為村子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組織開展打造“幸福曾溝、美麗曾溝”主題實踐活動,幫助曾家溝村建濟寧市級婦女兒童家園1處,為村留守兒童爭取各種幫扶政策,截止目前,已協調13個部門單位,籌集資金100余萬元,施工建設10個項目,救助貧困人口120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6起,培樹各類典型5個。
武海燕先后榮獲山東省婦聯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濟寧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濟寧市三八紅旗手、濟寧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鄒城市最美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其事跡先后被《濟寧日報》、《山東婦女》報道。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