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英,女,1964年12月生,張店區房鎮鎮東孫村村民,中共黨員,現任東孫村佳柔服裝廠廠長、淄博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她秉承“誠信經營、善行天下”八字家風發家致富,不忘扶貧幫困、捐資助學,回饋社會,其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筑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被評為2017年度淄博好人。
誠字當頭,信譽致富。孫英的家庭自1992年開始做服裝生意,創業之初,她深知“生產”和“經營”就是企業發展的“前輪”和“后輪”,只有這“兩大輪子”都不出問題,企業才能乘風破浪更好地前行。為此孫英確立了“誠信經營,質量第一”的發展理念,定制度,抓落實,保質量,創品牌,在生產上嚴禁偷工減料,從不以次充好,銷售上盡可能的讓利消費者,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在售后環節始終堅持“誠字當頭,顧客至上”服務宗旨,努力讓顧客滿意,企業產品得到了廣大商家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品牌逐漸叫響,前來訂貨的客商絡繹不絕,企業逐漸發展起來,孫英家庭也開始積累財富走向富裕。
大愛無痕,潤物無聲。孫英致富不忘老鄉親,沒有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她常說:“咱能夠致富,都是因為黨的好政策,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知恩圖報,積極帶動和幫助鄉親們一同脫貧致富。”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她得知因家庭貧困想要棄學的史敬濤和剛入小學的王佳琦小朋友父母先后因病去世成為孤兒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想不能讓孩子因家貧而失學,他便每年拿出3000元捐助給史敬濤同學,每年4000元捐助給王佳琪小朋友,供他們學習生活。
她言語平實,沒有驚天豪語,卻總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對社會的承諾。多年來,熱心慈善事業,關愛弱勢群體,積極回報社會。企業招工優先錄用家庭困難的村民,努力解決殘疾人就業問題,目前已解決近百人就業;汶川地震,她捐款2000元,捐衣服兩大箱,價值4000余元;六一兒童節給學生送衣物;村民生病住院缺錢醫治時,她總是積極送錢上門;哪家蓋房缺錢了,她也是熱心出手相助……
而她自己總是省吃儉用,穿著樸素,從不亂花錢,但只要是捐資助學的錢,她都尤其大方,從不猶豫、吝嗇。
愛有傳承,積善傳家。孫英的丈夫對她的公益行為非常支持,兒子李韜略也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積極向善,熱心行善。2014年5月份,章丘市黃河鄉孫大爺出門辦事,因年事已高迷了路,一天沒吃沒喝,再加上勞累,昏倒在單位門口附近,兒子韜略見此情景,急忙上前施救,并給老人買來了熱湯熱飯,在老人的情緒穩定下來后,詢問好老人家的地址,及時將老人安全送回了家;2014年10月份兒子韜略剛出家門就發現大門口坐著一個老人,精神恍惚,目光呆滯,細心的韜略意識到這可能又是一名走失的老人,經過詢問,了解到老人家住雙楊鎮,老伴在淄川區醫院住院,原本是去醫院看望老伴,沒成想坐車坐反了方向,就糊糊涂涂的來到了這里,了解情況后,兒子二話沒說,開車將老人送回了家。后來老人的子女知道了這件事,買了禮品上門感謝他,他委婉拒絕,說:“誰遇到這種事情,都會伸手相助的。”看到孩子的表現,孫英感到很欣慰,她希望“誠信經營,善行天下”的好家風能夠代代相傳。
多年來,孫英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她的事業、她的家庭、她的公益之路,用自己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著老人和丈夫,影響著孩子,幫扶著他人。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農民企業家,將誠實守信、孝敬老人、無私奉獻、勇擔責任的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體現得淋漓盡致,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用平凡而實際的行動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被選為淄博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獲評2017年度淄博好人。
責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