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善剛照片(右一)
馬善剛,男,52歲,中共黨員,泰安市岱岳區道朗鎮李馬溝村村主任。
馬善剛于2004年任職村干部,工作上兢兢業業,事事為老百姓爭取最大的利益,生活中他熱心腸愛幫助人,村里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積極主動的給予幫助;逢年過節他會去村里孤寡老人家里坐坐,送去慰問物品陪老人說說話,提起他全村人都會豎大拇指稱贊。2016年初,在他身上發生的一件事更是感動了每一位村民,并在全鎮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2016年1月25日中午,馬善剛像往常一樣工作結束后回家,途中在泰肥一級路上,偶然發現一個男士錢包,隨即停下車撿起來,前后不見有人路過,想著肯定是有人遺失的,打開一看里面有4000余元現金、數張銀行卡、名片、身份證等物品。馬善剛心急如焚,他想:“這臨近年關,丟失這些證件和錢得有多著急啊,這身份證地址還是外地的,失主肯定會回來尋找!”于是,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冬里,他靜靜地站在原地等候失主。凜冽的寒風刮得臉頰生疼,不一會兒手腳就都凍僵了,可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依然不見有人來。他開始仔細查看錢包里面的名片,拿出手機按照名片的號碼一一撥打過去,希望這些線索聯系到失主。凍僵的手指已經沒有了知覺,終于第四通電話有了線索,對方是從事水電行業的李師傅,聽說此事后,他迅速聯系當地派出所,找到了失主王先生。這時,馬善剛懸著的心才放下了。
幾個小時后,家住濟南市平陰縣的王先生駕車來到李馬溝村委認領失物,見到馬善剛他激動不已,連聲道謝,當場要拿出部分現金表示感謝,卻被馬善剛婉言拒絕了,他說:“這本來就是我應盡的義務,我只是做了一個共產黨員該做的事情而已。”幾句樸實無華的話,充分體現了馬善剛這位老黨員高尚的道德品行。一旁的朋友拿起手機悄悄地拍下了這一溫暖而感動的時刻。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對于身為黨員干部的馬善剛來說,拾金不昧也許是再平凡不過的一件小事了,但卻讓我們倍感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責任編輯:劉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