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小事 我的大事
巡過數不清的線纜、入過數不清的用戶、解過數不清的故障,侯崇德極少休息,即使是除夕之夜、父親去世、自己病重……作為一名普通的農電員工,他把工作當作事業,把職責當作使命,哪里用電有問題,哪里服務有需求,他就會出現在哪里。他的事跡先后被市場信息報、濰坊晚報、山東省電力公司官方微博等媒體深入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侯崇德,男,生于1964年2月,中共黨員,1981年參加工作,現任國網臨朐縣供電公司柳山供電所臺區經理。
巡過數不清的線纜、入過數不清的用戶、解過數不清的故障,侯崇德極少休息,即使是除夕之夜、父親去世、自己病重……作為一名普通的農電員工,他把工作當作事業,把職責當作使命,哪里用電有問題,哪里服務有需求,他就會出現在哪里。他的事跡先后被市場信息報、濰坊晚報、山東省電力公司官方微博等媒體深入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聽說變壓器著火,脫下孝服去搶修
“老侯,你怎么在這啊!”“老侯,你快回去忙!”“啰嗦什么?抓緊準備搶修作業!”2月25日晚8時50分許,在臨朐縣柳山鎮侯家河村沂山礦產經銷處,供電搶修人員李根崗、王樂生推著侯崇德往外走。在他們身后不遠處,一臺變壓器正冒著滾滾濃煙,散發出刺鼻的氣味,火光映紅了周邊的山野。
當天晚上8時40分許,侯崇德接到了侯家河村村主任侯文同的電話,稱村里的沂山礦產經銷處有變壓器突然發生火災。當時,侯崇德正按照風俗在家中為剛過世的父親守靈,他的情況侯文同并不知情。接到求助電話后,侯崇德二話沒說,脫掉孝服,揉了揉紅腫的眼睛,壓抑著悲痛的心情,迅速沖出了家門。他的兒子放心不下,緊跟侯崇德趕了出去,駕車將侯崇德送到了火災現場。
就在侯崇德趕到現場后不久,同事李根崗、王樂生趕了過來。原來,設備故障發生在侯崇德的服務區域,好心的同事怕侯崇德分心,沒有跟他打招呼,就前往現場進行搶修。沒想到,侯崇德卻早他們一步趕到。
火情控制后默默離開,回家繼續守靈
現場火情危急,侯崇德經過冷靜分析,決定先斷電再滅火,以免消防官兵和現場群眾發生觸電危險。侯崇德與后續趕到的同事簡單做了分工,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開始緊張的搶修作業。侯崇德穿好鐵鞋,攜帶安全工器具,“噠、噠、噠”幾步就爬上了線桿,斷開了10千伏侯河線唐家河支線開關。
隨后,侯崇德和同事又冒著滾滾濃煙,將沂山礦產經銷處配變跌落開關拉開,將火災區域內的供電全部停止,為救火工作開展消除了安全隱患。
斷開電源后,侯崇德又積極協助消防官兵展滅火工作。看到火情得到有效控制,侯崇德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他向同事交代好后續工作后,默默離開了搶修現場,回到家中繼續給父親守靈。
先后兩次心梗,仍沖鋒在工作一線
侯崇德今年已經54歲了,在農電一線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這兩年他心肌梗塞了兩次,做了三個心臟支架,家里人都勸他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要多在家里休養,但他總是呵呵一笑,只要工作有需要,他又會沖在第一線。
2017年11月,同事李玉成出了車禍受重傷,身體剛剛康復不久的侯崇德不顧所長及同事的好心勸解,主動將李玉成的供電臺區攬了過來,幫助他承擔起這部分的供電服務來。就這樣,侯崇德管轄著3200多戶,成為柳山供電所服務客戶數量最多的員工。同事們都怕累著侯崇德,供電搶修任務重的時候,常常偷偷地幫助他處理各類服務搶修。
“山路十八彎,溝溝岔岔全是坡。”作為一名供電臺區經理,侯崇德管轄的村莊大部分位于柳山的山嶺之上,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看著近在眼前的村莊,有時候卻要兜兜轉轉好幾里路,然而這并沒有阻擋住侯崇德奔波的腳步。“群眾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就像侯崇德說的那樣,不管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都會第一時間出現。
有的村莊留守老人多,侯崇德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報修電話,大多都是類似跳閘、保險絲燒斷了等小事。盡管電話的內容五花八門,但一接到電話,侯崇德從沒有絲毫猶豫過。這些年來,冒雨進村接燈繩、摸黑上門修風扇,這樣的故事在侯崇德身上不知發生過多少次。風里來,雨里去,在供電服務之路上,侯崇德日夜奔波,騎壞了4輛摩托車,行駛里程無法計數。
侯崇德,只是國家電網龐大系統中的一員,但他卻精心工作,用心服務,憑著一股孺子牛的精神做出了一番成就,成為百姓心中送溫暖的“光明使者”。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這是侯崇德一生的信仰,也是他一直踐行著的諾言。
他多次榮獲臨朐縣供電公司優秀農電工、柳山鎮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