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身軀為家庭撐起一片天
她是丈夫的脊梁,她是兒子的天,她是婆婆的眼,她是母親的腿,她用自己矮小的肩膀擔負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為這個多苦多難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她就是郯城街道三井社區(qū)新屯村的王紀榮,一位年近古稀的普通農村婦女。
瘦弱的身軀為苦難家庭撐起一片天

王紀榮、婆婆、母親的照片
王紀榮,女,1949年4月出生,郯城縣郯城街道三井社區(qū)新屯村村民。
她是丈夫的脊梁,她是兒子的天,她是婆婆的眼,她是母親的腿,她用自己矮小的肩膀擔負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為這個多苦多難的家庭撐起了一片天——她就是郯城街道三井社區(qū)新屯村的王紀榮,一位年近古稀的普通農村婦女。
婚后,王紀榮一家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天有不測風云,1989年,丈夫李文喜不幸罹患肝癌。每日,她用堅強和樂觀撫慰家人,帶著丈夫去各大醫(yī)院檢查和治療。王紀榮日復一日的勞苦奔波,不顧一切的東挪西湊,終究還是沒有留住丈夫的生命,丈夫于1996年8月10日去世,留給她的只有數(shù)不清的債務和一個風雨飄搖的家。
哭過之后,王紀榮勇敢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以一己之力照顧三個家庭、兩位老人、兩個兒子,同時還要努力掙錢,她想盡快償還親戚朋友的債務,不希望讓兩個幼小的孩子感受到心靈的缺失和異樣的目光,她想帶領家庭走出陰霾。她的雙手被磨出了厚厚的繭子,手指骨節(jié)粗大的如同男人一般,酸痛像是黏在了她的腰膝關節(jié),身材也慢慢的佝僂下去,但是她從不叫苦不叫累,一樣早起重復辛苦的一天……終于,王紀榮還清了欠下的債務。
母親癱瘓在床需要人照顧,婆婆眼睛不好也需要人照顧,思忖再三,王紀榮把母親接到新屯村,與婆婆同住,一起照顧。她同時成了婆婆的眼和母親的腿,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兩位母親,每天攙著她們到門口曬太陽,幫她們按摩緩解病痛。兩位老人逢人便說:“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家里負擔還這么重,紀榮能這樣仔細的照顧我倆,有這樣的兒媳(女兒),真是一輩子的福啊!”
面對重重困難和打擊,王紀榮不拋棄,不放棄,用瘦弱的雙肩扛起家庭的重擔,把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為人女的美德體現(xiàn)在一天天、一年年艱辛而又繁復的生活之中,她以摯情愛人、用真心待人,讓孝老和愛親成為不滅的長明燈,照著這個和睦的家庭。日子的辛苦她不曾對人言說,無論生活賦予她怎樣的苦和難,她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模樣。她說,“有我在,這個家就不會垮。”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