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不棄手足情深
谷召香,女,1963年2月出生,威海經區西苑街道祥臺社區居民。幾十年如一日,她用愛撐起一個家,為照顧智障哥哥至今未嫁,一顆赤誠之心詮釋新時代的手足之情。

谷召香,女,1963年2月出生,威海經區西苑街道祥臺社區居民。幾十年如一日,她用愛撐起一個家,為照顧智障哥哥至今未嫁,一顆赤誠之心詮釋新時代的手足之情。
血濃于水,親情紐帶支撐她與命運抗爭
谷召香比哥哥谷慶珠小13歲,按理應過著享受哥哥和父母疼愛的幸福生活,但因哥哥先天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幼小的她從小便學著幫父母照顧哥哥。參加工作后,為了方便幫助父母照顧哥哥,谷召香也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2004年,谷召香的父親離開人世,母親哭得死去活來,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那一年,已經40歲的谷召香看著蒼老的母親、患病的哥哥,毅然放棄了在外打工掙錢的機會,她心里暗暗定下一件事,一定要支撐起這個支離破碎的家。
父親去世后,母親歲數也大,家里所有的生活瑣事全被谷召香一人包攬。獨立支撐一個家已經不易,更何況還要伺候智力殘疾的哥哥,谷召香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收拾好自己,準備好母親和哥哥兩人的早飯和午飯。看著母親和哥哥吃完早飯,她匆匆吃幾口便去上班。2014年的6月9日,95歲的母親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從此臥床不起,過了不長時間,哥哥也癱在了床上。接二連三的變故使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對谷召香來說更是晴天霹靂,最終她選擇辭職回家專職伺候媽媽和哥哥,有多少個夜晚她以淚洗面,是委屈、是無奈....五味雜全,但生活還要繼續,她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堅強地面對,因為她懂得她是母親和哥哥唯一的依靠。2016年7月15日母親去世,臨走前母親握著谷召香的手卻說不出話。谷召香哭著說:“媽媽,我知道你要說什么,你放心,我不會扔下哥哥不管的,我會好好照顧哥哥的。”母親安心地閉上了眼睛。
大愛如母,是妹妹卻更像媽媽
母親去世后,哥哥成了她唯一的親人,她沒有怨言,每天精心地照顧哥哥。為了讓癱瘓在床的哥哥不生褥瘡,谷召香每隔兩個小時要給哥哥翻一次身,天氣一熱,一個小時就要翻一次,每天還要給他擦身體,幾天換一次被子。每周必須給哥哥洗一次澡,洗澡時,要找離家較遠的姐姐抽時間過來幫忙才能把哥哥抬到放好水的浴盆里,水溫她親自試過,室溫也要調到合適的溫度,生怕燙著哥哥或讓哥哥受涼感冒,每洗一次澡谷召香都要消耗很大的體力。有一次,谷召香出門買菜,墻上的開關松動掉落下來,她回到家時,哥哥發出“嗯嗯”的聲音來提示她(哥哥早就不能正常說話),當她順著哥哥的眼神看過去時發現是墻上的開關掉了,谷召香的眼淚頓時就掉了下來。雖然哥哥殘疾,但是親情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她知道哥哥看她辛苦,心里也是不舍得。所以谷召香每次出去買菜,她總是以跑帶步快去快回。平時谷召香把家里收拾的特別干凈,家里沒有任何異味。擔心哥哥經常躺著會悶,茶余飯后她會打開電視,把哥哥的上身墊高和他一塊看電視解悶。在她悉心照料下,哥哥雖然長時間癱瘓在床,可全身沒有一處褥瘡,臉色也是白里透著紅,體重也增加不少。
至今未嫁,“情義妹妹”用愛詮釋手足情深
現年53歲的谷召香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其實年輕時候的谷召香長得水靈,追她的男生并不少,但男方一聽她還有個智力障礙的哥哥就嚇跑了,哥哥癱瘓后就更沒有人敢來提親了。照顧哥哥的這些年,家里的親戚朋友也曾善意地提醒她:“你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不要因為哥哥耽誤自己。”可谷召香卻說:“他是我親哥哥,我不能扔下他不管。”一晃,谷召香錯過了適婚年齡,她把最青春的年華花在了照顧哥哥上,至今未嫁。
這些苦難,并沒有讓谷召香怨恨哥哥,她只是樸實地認為:“哥哥是我的親人,照顧他是我的責任。如今的谷召香不愿意多談為了哥哥一直沒嫁的事,她說,現在看到同齡人子孫滿堂,她并不羨慕,因為現在家里她和哥哥也過得很好。她還說,等年紀再大些后,她就利用哥哥的低保金和自己的一點社保退休金一起到養老院生活,兄妹倆一起好好安度晚年。
提起照顧癱瘓哥哥十余年的谷召香,鄰居們無不豎起大拇指表示欽佩,周圍的人都被她感動著,說她這個妹妹“不簡單,不容易。”對此,谷召香總是說:“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這是我應盡的責任。”侍親無悔,至純至真,谷召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手足情深,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在這個普通的農家婦女身上得到深刻體現。
責任編輯:高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