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專干全心意服務殘疾人
張學利從小四級肢體殘疾,身高不足一米四,但卻從未抱怨過命運的不公。他克服身體不便,把殘疾人的事件件放心上、抓手上,用他的話說:“只要能為殘疾人做點事,我就高興。”
殘聯專干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
張學利,男,1980年3月出生,濱州市沾化區黃升鎮殘聯專職干事,中共黨員。張學利從小四級肢體殘疾,身高不足一米四,但卻從未抱怨過命運的不公。他克服身體不便,把殘疾人的事件件放心上、抓手上,用他的話說:“只要能為殘疾人做點事,我就高興。”

張學利工作照
張學利雖殘疾卻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高中畢業后,不能干重體力活,但心靈手巧的他學會了修電視的手藝,為周圍群眾義務幫忙,受到大家交口稱贊,也讓他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生活在2009年有了轉機,沾化殘聯統招一批殘聯專職干事,張學利順利考上,被聘為下河鄉殘聯專職干事。為摸清全鄉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張學利經過無數次摔倒爬起,學會了騎自行車。他拖著病弱的身軀,騎著輛小型自行車,走遍了下河鄉27個村,有時碰到風天雨天,也有時道路難走,但他硬是堅持了三個月走遍了下河鄉256名殘疾人家庭。通過全面調查,他掌握了每個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和就業狀況,并建立了臺賬,錄入了殘疾人數據庫。
當張學利在下河鄉慢慢熟悉了工作,干得非常開心順手的時候,2012年父親被查出了肺癌晚期,母親常年有病,妻子也是殘疾人。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區殘聯領導及時協調,當年8月把張學利調回黃升鎮殘聯,讓他可以有時間照顧家庭。到黃升鎮殘聯上班以后,張學利一邊照顧重病的父親,一邊為摸清全鎮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又拖著病弱的身軀,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全鎮35個行政村,走訪了581名殘疾人家庭,對一些特別家庭進行了特別登記。該鎮王升村殘疾人王偉建,身體一側肢體殘疾,平常在家沒活干,出門打工四處碰壁,因生活沒有希望內心非常消沉。當了解到鎮上的煌盛玩具廠招人時,張學利向鎮民政負責人反映希望照顧一些殘疾人,經過協調,王偉建和其他24名殘疾人進入玩具廠上班,生活有了極大改善。魏家村56歲的言語肢體二級殘疾人戚哲先,符合重度殘疾人提前領取養老金條件,但因常年在外地,與村里失去聯系。為使其及時領取養老金,張學利不顧自己行動不方便,騎自行車多次到村支部書記家中了解情況,幾經波折,終于聯系到戚哲先的小女兒,使其能及時領取到養老金。 2016年7月,張學利向區殘聯積極爭取,為全鎮50戶貧困殘疾人住房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施工期間,他帶著施工方一一入戶,督促指導,為貧困殘疾人安裝了浴凳及扶手,使殘疾人實現了“能入廁,洗上澡”。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