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孩子的“代理媽媽”曹廣玲:
“就是乞討也要把他們養大”
曹廣玲,女,漢族,大專文化,1976年出生,臨沂市費縣經濟開發區西洪溝村人。她是兩個孩子的平凡媽媽,同時又是11位孩子的“代理媽媽”,曹廣玲用愛心編織了一段不平凡的事跡。

曹廣玲帶孩子到北京天安門廣場
2008年,一次偶然機會,32歲的曹廣玲參加了愛心助學活動。她無法想象還有孩子因貧窮而吃不飽穿不暖。從那時起,曹廣玲便經常參加各種捐款助學活動。愛心一旦開啟,就再也無法停止。幾年來,她先后成為了11位孩子的代理媽媽,并承擔了孩子們全部的費用。
2012年暑假的一天,曹廣玲去看望她資助的一個孩子,曹廣玲問她:“暑假這么長,你想不想勤工儉學自己去掙學費”?孩子一臉懵懂地問曹廣玲:“你不是給我交學費嗎?我還用再掙學費嗎”?當時曹廣玲驚訝地看著孩子,卻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回家后曹廣玲深深地反思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自己是幫了她還是害了她?從那時起,曹廣玲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救助方式。她說,我要從心理上幫助他們,讓他們先走出心理的貧困,要想扶貧先扶志,心志不扶,貧困永不改變。2016年,曹廣玲毅然決然地用全部家當建了新房子。新房建好后,曹廣玲取名—《博雅學苑》。她把孩子們接到自己的新家,一起學習,一起生活。

曹廣玲帶孩子們參加愛國教育活動
建房期間,曹廣玲經常感覺到腰疼得厲害,醫院檢查結果是腰五椎體滑脫,腰五椎弓考慮崩裂。就這樣,曹廣玲帶上了笨重的矯正器,家人得知后很是心疼,可曹廣玲仍然不放棄。“多虧了我的親人們,是他們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才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才能讓我咬牙堅持下去。”她動情地說。
曹廣玲打算把孩子們接到《博雅學苑》后,再把孩子們全都安排到縣城的學校來上學。然而,隨著孩子們花費越來越高,曹廣玲漸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丈夫賺到的錢都投了進來,平時曹廣玲自己連一身新衣服也舍不得買,收入少開支多,全靠她精打細算過日子。
“我也害怕有一天堅持不下去,但我還是想為孩子們做點實事。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只要我當一天媽媽,我就是乞討也要把這些孩子撫養成人。這些孩子已經失去過一次媽媽了,我不想讓她們再一次失去媽媽!”外表柔弱但內心強大的曹廣玲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