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修路十三載
張敬連,男,73歲,老人至今未娶,一輩子靠種地為生。2001年,他上山干活看到翻山上學的學生和種地的村民爬山極不方使,隨時會有摔倒的危險,于是愛心萌動,當即立下宏愿:修路!

張敬連,男,73歲,老人至今未娶,一輩子靠種地為生。2001年,他上山干活看到翻山上學的學生和種地的村民爬山極不方使,隨時會有摔倒的危險,于是愛心萌動,當即立下宏愿:修路!
13年來,他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有時間就上山修路。數十年如一日,一直為村里默默奉獻著,為村民無償修路,修造自己心目中的長城——“天階”。他肩扛工具,自帶干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從不間斷,與修路結下了不解之緣。有時遇到大些的石頭,他就掄起大錘把石頭砸碎。就這樣,他就一錘一錘地砸,一鎬一鎬地刨,一釬一釬地撬,一筐一筐地端,一條盤山路一米兩米不斷地向前延伸。功夫不負吃苦人,經過13年的日積月累,兩條全長8000余米的盤山路終于修成。
13年來,張敬連一石一土為村里修建一條由山底通往山頂上的道路“天階”。張敬連老人說,有了這條路,山上的花椒、莊稼也好運送下山,大伙的日子也會好起來。
去年10月份,張敬連老人又拿出自己平時種地攢下的養老錢8000余元用來修村上的路。在老人的感召下,不斷有村民加入到修路的隊伍中,慢慢的,越來越多的村民自發加入到筑路隊伍中。不久一條由村里通向山半路2公里的公路就修好了。
“天階”,這是一條用石頭排出來的路,石頭大小各異,排的井井有序,從山下面路段起直通山頂,看上去很是雄偉壯觀。記者看到“天階”很是吃驚,這么大的年紀還有這么好的體力,真是不敢想象當時張敬連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走到“天階”路程的一半,就能看到有個大石頭出現在道路的旁邊,張敬連說,這是他從山上運下來的,當時由于是下午,忙了一天了,體力不支,就回家休息了。第二天一早,他一人就把這大石頭從山頂運了下來,上面明顯有鑿過的痕跡,供過路的人歇息。很多來來往往去地里勞作的村民,他們對張敬連的行為都表示非常的感謝以及敬佩。
張敬連老人是有信仰的人,有情懷的人,張敬連不僅建造了“天階”,為村里自費修了公路。就在幾年前,還曾無償在張灣以及西夏嶺修建過山路,惠及了多村的村民。
有記者前去采訪,張敬連老人顯得有些激動,他說,“這么多年修路,自己也不圖什么,人活一輩子,總該為后人留點啥”。建造“天階”不僅僅是張敬連老人個人的豐功偉績更是留給世人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責任編輯:王樂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