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入選“百名最美軍嫂”
2017年12月30日下午,“最美軍嫂情·共筑強軍夢”盛典晚會在北京舉行,80后葉楠作為莘縣兒媳,成功入選為 “百名最美軍嫂”。近日,我們走進葉楠的家人,了解她背后的故事。
導讀:2017年12月30日下午,“最美軍嫂情·共筑強軍夢”盛典晚會在北京舉行,80后葉楠作為莘縣兒媳,成功入選為 “百名最美軍嫂”。近日,我們走進葉楠的家人,了解她背后的故事。
葉楠是66220部隊某科科長王烈的妻子。公公王存祥是莘縣妹冢鎮退休干部,曾經也是軍人出身,初見王存祥夫婦,二老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忙把兒子的軍功章拿給我們看,他們說“兒子自2003年入伍以來,年年被表彰,這些軍子的軍功章拿給我們看,他們說“兒子自2003年入伍以來,年年被表彰,這些軍功章獲得離不開兒媳婦的支持,我們能有這樣的好兒媳,倍感欣慰和驕傲啊”。

邯鄲王里店慰問詢問戰士傷情

端午節給官兵包粽子送粽子
別樣紅花勇挑家庭重擔
“我也沒想到能獲得這樣的榮譽,其實這不能算是我個人的榮譽,應該說這是我們一家子的榮譽。”提到前不久舉辦的“共筑鋼鐵長城·尋找最美軍嫂”活動,葉楠如是說。
葉楠所說的活動是由軍嫂網聯合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中善公益促進中心共同舉辦的,活動自2017年6月份開展,全國共有6萬余人報名參加,組委會最終確定2000名軍嫂進入投票環節,并于2017年11月底確定了“百名最美軍嫂”和“百名最美軍嫂提名”名單,最終,葉楠以8.9萬余票的票數成功入圍“百名最美軍嫂”,成績排在第十四位。
“從我個人感覺來說,兒媳能夠當選這個‘最美軍嫂’,真是實至名歸。”提起自己的兒媳,年近七十的婆婆王月芳十分驕傲地豎起大拇指。“別看她是個‘80后’,可在這個家里,卻是最操心的那個人,我很心疼她,她很忙,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哄孩子睡了,自己又工作,經常熬到12點之后。”
葉楠現工作于河北省邢臺市農科院,她的丈夫王烈原在河北省邢臺市服役,自2011年兩人結婚至今,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她都始終甘當丈夫的后盾,勇挑家庭重擔。由于丈夫平常工作忙,即使從營區到家只有15分鐘的行程,也經常沒有時間回家,有時甚至是剛剛到家,還沒來得及換鞋子,部隊一個電話便將他叫了回去。2017年,王烈因部隊移防,兩人的距離由2公里延伸至一千公里外的安徽滁州,于是,照顧家庭的責任就落到了葉楠的身上。2017年,第二個孩子出生,為了能讓自己的公公婆婆少操心,葉楠一直堅持自己帶孩子,逢年過節,還會為公公婆婆買新衣,置辦年貨。“兒媳對我們倆,那是沒說的。我們為有這樣的兒媳,感到十分驕傲,真的很驕傲。”王存祥提起自己的兒媳,忍不住連連說了兩個“驕傲”。
正是有葉楠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丈夫王烈在部隊年年受到表彰獎勵:“優秀參謀”、“個人三等功”、“部隊管理先進個人”……1985年出生的王烈成為了部隊里最年輕的正營職。
善良軍嫂心念部隊官兵
2016年年初,部隊成立家屬委員會,葉楠高票當選家屬委員會副主任。她先后多次組織軍嫂們外出學習,還組織多次擁軍活動:在端午節為部隊官兵送粽子、走訪慰問軍人家庭、組織大型軍人相親會等。
2016年7月19日到21日,邢臺市境內連續強降雨,24小時最大降雨量為495.6毫米,部分地區發生房屋、橋梁塌方及人員車輛被困事故。7月21日一早,得知部隊官兵去邢臺市南和縣南澧河抗洪搶險,葉楠首先想到的便是在一線的戰士們,她便立刻購買了面包、礦泉水等物資奔赴一線。
在救災現場,葉楠來回穿梭,她不僅為官兵發放降暑藥品,還為他們清理傷口,在戰士們休息的間隙,她還會為大家發放面包和礦泉水。災后重建時,葉楠看到戰士們吃了幾天的方便面,便想著為他們換換口味,就聯合幾名軍嫂把煮好的茶葉蛋、洗好的黃瓜裝上車,趕在午餐時間送到清淤現場。得知某駐訓點受災嚴重,葉楠便又發動軍嫂們獻愛心,在部隊幼兒園辦公室,軍嫂們紛紛送來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7月27日一早,葉楠和幾名軍嫂帶著這些物資,奔赴駐訓點,將物資送到戰士們的手中。
在抗洪救災期間,她用自己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官兵們英勇向前的歷史時刻,還先后發表了數篇博文,引起強烈反響。可殊不知,當時的葉楠已是有孕在身,可她為了不讓丈夫擔心,她選擇了暫時隱瞞,為的是在抗洪救災期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最美河北人”“最美邢臺人”“最美軍嫂”……葉楠先后獲得多項榮譽,她的抗洪作品《戰士的夢》則入選2016年水利部抗洪救災攝影展。
“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葉楠作為一名軍嫂,始終秉承著一個信念:服務官兵、服務社會。(楊歌 劉黎輝)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