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堅守,小德匯大愛
張文澤,中共黨員、滕州市木石鎮張秦莊居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從醫40余年來,他把救死扶傷為己任,始終堅持“‘治小疾、防大患’,‘舍小家、為大家’,‘積小德、成大德’”,在基層衛生事業上風雨兼程,贏得了父老鄉親的尊敬和愛戴。

張文澤,中共黨員、滕州市木石鎮張秦莊居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從醫40余年來,他把救死扶傷為己任,始終堅持“‘治小疾、防大患’,‘舍小家、為大家’,‘積小德、成大德’”,在基層衛生事業上風雨兼程,贏得了父老鄉親的尊敬和愛戴。
心中有群眾,當好父老鄉親的健康“守護神”
張醫生與時俱進結合不斷發展的醫療技術和惠民的醫療政策,積極做好本村的衛生服務及健康檔案整理工作。經過近半年的走訪入戶和病情隨訪工作,為轄區的1186口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查體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尤其為轄區137名老人,113例高血壓病人,2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重點健康檔案并納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每年都親自上門為60歲以上老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及時將查體信息存入檔案,真正為老年人建立了身體“晴雨表”。
對于年老體弱或者稍微病重的患者,只要一個外電話,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張文澤總是主動出診。1997年冬天的一個夜晚,谷山村的杜某突然腹痛、惡心、嘔吐。張文澤接到電話后,連夜趕到,經診斷患者麥氏點壓痛、反跳痛、發燒39度。張文澤立即給患者輸上液體,并幫助送往市醫院,當夜進行了闌尾切除,回到家已是凌晨2點了。
小診所里寫大愛,大力弘揚醫德醫風
在2014年的村級免費健康查體中,村里張大爺自稱身子骨硬朗得很、幾十年沒得過病,但就是因為近期常常感到頭暈,也不想吃飯,就認為自己沒休息好,也沒當回事。當張文澤得知此情況后,并主動到張大爺家去巡診,閑聊談話間初步診斷張大爺是高血壓的病癥。張大爺說什么也不信,還給張文澤扣上了“沒病亂治病”的帽子。張文澤深知,對老年人而言,高血壓是引發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重大殺手。為了張大爺的健康,征得其子女的同意,在張大爺家里對其進行高血壓診斷工作。拿到高血壓診斷結果的張大爺仍然不肯相信自己會得病,張文澤沒了辦法,就拿著自己的從醫資格證、黨員證和衛生室登記許可證以及為張大爺配好的一療程的降壓藥到了張大爺家中,說“大哥,人活著不就為了健康嘛,有病就得治,這些證件押您這,藥你按時吃,有什么不舒服帶著這些證能找個說法的。”一周后,張大爺帶著那些證件來到衛生室,說“多虧了你啊,不然自己還不知道以后是怎么死的呢。”就這樣,這位大愛鄉村醫生的以德為先、以人為本的行醫事跡在平凡的鄉村廣為流傳。
40年多來,張文澤堅守在張秦莊衛生室,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事業,用小德匯聚大愛。對于貧困的患者,他盡量減免醫療費用。鎮敬老院的35位老人,也是他重點關照的對象,定期為老人們查體,對病重的老人進行臨終關懷,成了他份內的事,讓老人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近年來,先后為弱勢群體捐款捐物達2萬多元。他的從善醫德和高尚人品贏得父老鄉親的信賴以及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1990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鄉村醫生;1997年---2001年被滕州市衛生局評為優秀鄉村醫生; 2002年---2014年被滕州市衛生局評為優秀鄉村醫生、先進衛生室;2013年1月被授予中華特色中醫榮譽稱號; 2014年被棗莊市衛生局授予“百名模范鄉村醫生”稱號;2016年2月,被滕州市委宣傳部、滕州市衛計局授予“最美鄉醫”。
責任編輯:王樂雙








